新世界平台新入口注册网站

发布时间:2023-11-1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新世界平台新入口注册网站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总第262期第44卷2023年11月10日出版(双月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逻辑展开 张 彦 杨思远 1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维度阐释 意 娜 10北疆文化研究论“北疆文化”的基本问题 简小文 1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崔思朋 2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演进规律 唐英毅 何 博 35内蒙古发展论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问题及系统治理方略 天 莹 43中国草原制度变迁逻辑:制度成本调节与牧民行为博弈———以内蒙古 B嘎查为例 武俊伟 50政治公共管理政策包装:压力情境下街头官僚的策略选择———基于 H 市街头执法的案例分析 张力伟 58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分层治理视野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张雨薇 66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分层机制研究———基于 AGIL模型的拓展性分析 苗昇旺 石晋昕 赵淑辉 76哲 学当代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吴国林 胡 绵 84后疫情时代文明危机的消解与澄明———风险辩证法的... [收起]
[展开]
新世界平台新入口注册网站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4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综合评价(A 刊)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内蒙古社会科学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简小文

常务副主任 乌云格日勒

副 主 任 张立伟

委 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关区 额灯套格套

全 荣 白永利

树 林 娜仁其木格

主 编 张立伟

副 主 编 屈 虹 李静丽

编辑部主任 毛伟华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主办

第5页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总第262期第44卷2023年11月10日出版(双月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逻辑展开 张 彦 杨思远 1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维度阐释 意 娜 10

北疆文化研究

论“北疆文化”的基本问题 简小文 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崔思朋 2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演进规律 唐英毅 何 博 35

内蒙古发展论坛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问题及系统治理方略 天 莹 43

中国草原制度变迁逻辑:制度成本调节与牧民行为博弈———以内蒙古 B嘎查为例 武俊伟 50

政治公共管理

政策包装:压力情境下街头官僚的策略选择———基于 H 市街头执法的案例分析 张力伟 58

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分层治理视野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张雨薇 66

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分层机制研究

———基于 AGIL模型的拓展性分析 苗昇旺 石晋昕 赵淑辉 76

哲 学

当代物质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吴国林 胡 绵 84

后疫情时代文明危机的消解与澄明———风险辩证法的实践智慧及其方法论意蕴 薛俊强 93

第6页

投稿网址 http://nmgshkx.paperopen.com

公众平台 nmgshkxbjb

执行编辑 李静丽

历 史

京绥铁路建成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吴楚克 索音布 103

民国时期绥远改省时间小考 于 永 109

法 学

检察公益诉讼“行政化”之反思 占善刚 张梦智 115

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建构政府信用保护公益诉讼的学理探微 王 译 124

新时代刑事合规的法院审查模式 陶朗逍 133

经 济

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王立胜 141

迈向现代化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王 娜 汪 彬 150

文 学

清中期杭郡吴氏家族瓶花斋及其唱和高潮 王小恒 159

“非地点”“元时间”和“游戏化”———元宇宙文艺的本体论思考 徐 杰 166

社 会

感性之“力”:社会工作视野中的情感想象及反思 高艺多 175

从跨界到嵌合:城市“物业养老”的实践逻辑与发展路径 易艳阳 183

教 育

快时代“慢教育”的多维审视及其价值实现 李 强 王安全 191

面向2035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指向与发展路径 李安然 袁 磊 198

2023年«内蒙古社会科学»总目录 207

[期刊基本参数]CN15-1011//C∗1980∗b∗A4∗212∗zh∗P∗¥12.00∗1300∗25∗2023-11

第7页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Bimonthly)

Vol.44Total262№.6.2023 IssuedNov.2023

MAIN CONTENTS

TheOriginalContribution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and

ItsLogicalUnfolds ZHANGYan,YANGSi-yuan(1)

People'sPracticeofCulturalDevelopmentintheNewEraofChina

———ElucidationofthePeople-centeredDimension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 YINa(10)

OntheBasicProblems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 JIAN Xiao-wen(19)

TheSignificanc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forConsolidating

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CUISi-peng(26)

TheHistoricalDevelopmentandEvolutionLawoftheConsciousnessof

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TANGYing-yi,HEBo(35)

ProblemsFacedandSystematicManagementStrategyforBuildingtheImportant

EcologicalSecurityBarrierinNorthChina TIAN Ying(43)

TheLogicofInstitutionalChangeinChineseGrassland:InstitutionalCostAdjustmentand

HerdsmenBehaviorGame———TakeBGacha,InnerMongoliaasanExample WUJun-wei(50)

PolicyPackaging:StrategicChoicesofStreetBureaucratsinStressfulSituations

———BasedontheCaseofLawEnforcementattheStreetinHCity ZHANGLi-wei(58)

PartyBuildingLeadingIndustrialRevitalization:AStudyontheDevelopmentofRural

CollectiveEconomicfromthePerspectiveofHierarchicalGovernance ZHANGYu-wei(66)

ResearchontheStratificationMechanismofPartyBuildingLeadingUrbanGrass-rootsGovernance

———ExtensibilityAnalysisbasedontheAGIL Model MIAOSheng-wang,SHIJin-xin,ZHAOShu-hui(76)

A MarxistExaminationofContemporaryMatter WUGuo-lin,HU Mian(84)

TheResolutionandClarityofCivilizationCrisisinthePost-epidemicEra

———ThePracticalWisdomofRiskDialecticsandItsMethodologicalImplications XUEJun-qiang(93)

ResearchontheImpactoftheCompletionoftheBeijing-SuiyuanRailwayon

theAreasalongtheLine WUChu-ke,SUO Yin-bu(103)

StudyontheConversionTimetoSuiyuanProvinceduringthePeriodofRepublicofChina YU Yong(109)

ReflectionontheAdministrativeisationoftheProcuratorial

PublicInterestLitigation ZHANShan-gang,ZHANG Meng-zhi(115)

TheoreticalProbeintotheConstructionofPublicInterestLitigationforGovernmentCredit

ProtectionunderthebackgroundofNationalUnifiedBigMarket WANGYi(124)

OntheCourtReview ModeofCriminalComplianceintheNewEra TAOLang-xiao(133)

ThePoliticalEconomyoftheOrganicCombinationoftheStrategyofExpanding

DomesticDemandandSupply-sideStructuralReform WANGLi-sheng(141)

ResearchontheRealizingPathofRegionalCoordinatedDevelopmentina

ModernizedCountry WANG Na,WANGBin(150)

OntheWuFamily'sVase-flowerStudioandItsClimaxofSinginginthe

MiddleofQingDynasty WANG Xiao-heng(159)

Non-place,Meta-timeandGamification———OntologicalReflectionsonMetaverseArt XUJie(166)

ThePowerofEmotion:TheImaginationofEmotionsintheFieldof

SocialWorkandReflection GAO Yi-duo(175)

From Cross-bordertoChimerism:ThePracticalLogicandDevelopmentPathof

UrbanElderlyCarebyPropertyEnterprises YIYan-yang(183)

Multi-dimensionalReviewofSlowEducationintheFastEraand

ItsValueRealization LIQiang,WANGAn-quan(191)

LogicalDirectionandDevelopmentPathofConstructingHigher

EducationPowerOrienting2035 LIAn-ran,YUANLei(198)

TheCompleteCatalogueofInnerMongoliaSocialSciencesin2023 207

英文翻译 王海荣

第8页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综合考核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JDSZKZ06).

[收稿日期]2023-10-30

[作者简介]张彦,女,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

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思远,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01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及其逻辑展开

张 彦1,2, 杨思远1

(1.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58)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及其

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与全面把握,意味着中国文化以鲜明的自我意识超越了普遍一般化的文化发展定律.习

近平文化思想以广博的理论体系、丰富的理论内涵、系统的理论表达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文化从哪里来、到

哪里去”以及“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如何建设”等一系列关涉文化形态论、文化本质论、文化主体论、文

化领导论与文化交往论的最基础、最核心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极具学理性和原创性贡

献,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001-09

一种文化思想的成熟与阐发必然关涉以自主

性、独特化的方式实现对抽象普遍性的超越.抽象

普遍性的文化逻辑必须要在自身差别化的活动中

实现分殊,以特定民族的文化表达来实现这种普遍

一般性.因此,这种抽象的普遍性必然被文化发展

的特殊逻辑所扬弃,并在特定的文化表征中具体

化、现实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圆洽式的发展

变化.所以,任何一种文化思想都需要回答文化

“从何来、去何方”这一特殊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以

总体性面貌回答“是什么”的普遍性问题,并最终在

具体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回答文化“如何发展、怎

样发展”的特殊性问题.以此维度来看,习近平文

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必然包含着两个必要的前提性

判断.其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意味着作为实

在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超越了抽象一般

性的文化拘囿,以一种鲜明的自我意识将文化发展

的普遍性同中国特定历史传统、现实条件、未来期

许相㏿合,成 为 一 种 立 足 于 自 身 定 向 的 “中 国 文

化”.其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以习近

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文化发

展规律探索的真正成熟,以“思想”这一系统性表达

将总体性原则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展开过程之中,明

体达用、体用贯通,实现文化建设历史与现实、具体

与抽象、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因

第9页

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深刻把握习近

平文化思想作为总体性思想体系的逻辑展开,并领

悟其对文化形态论、文化本质论、文化主体论、文化

领导论与文化交往论的原创性发展与超越.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

形态论的发展与超越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

以“两个㏿合”“文化生命体”思想丰富了文化形态

论.在传统视阈中,文明一词“一般指与野蛮状态

相对立的状态”,特指一种“开化”的状态.[1](P.24)在

随后的演进中,文明逐渐具有了不同文明体之间的

等级性,特别在西方工业技术不断传播的催化下,

西方文明成为现代文明的唯一内涵,“单数形式的

文明概念将会适用于一切文明”[1](P.27).针对这种

文明单 一 性 的 静 态 论,斯 宾 格 勒 (OswaldSpenG

gler)以形态学(morphology)的方式将文化定义为

一种“高级实体”,表征出其生命体状态具有“独立

而自足的”生长、成熟与衰落过程①.在这里,Ђ想

试图用文化生命的“成长—衰落”过程破解西欧文

明虚假的超历史性的抽象普遍性,将各文明看作是

独立存在的特有个体,彰显其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但是,斯宾格勒将“历史看作是诸文化完全自给自

足的个体单位的一一相续,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

之间没有任何积极的关系”[2],不同的文化体成了

彼此割裂与不相关的完全“独立体”.这不仅忽略

了世界交往以来文化关系中蕴藏的“西方中心论”

的权力宰制,也消除了不同文化生命体以交融互通

方式获得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是用一种新的

文化“独立”静态论代替了视“西方模式”为纯粹普

遍性的传统静态论.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合”思

想,指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

合、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

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3].“两个㏿合”特别是

“第二个㏿合”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

嵌于历史基础和文化向度之中,总㏿了中国文化发

展的主线与根脉,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理念与实践,

更深层次、更高维度地丰富៿展了文化形态论,超

越了西方单一性、抽象性、思辨性的文化静态论,因

而极具原创性.

一方面,“两个㏿合”思想回答了“㏿合”是否可

能、何以可能的前提性、基础性问题.就像文化的

发展创新绝不意味着将异质文明中得来的抽象原

则先验地强加于本国的历史性进程一样,中国自己

的文化发展之路同样绝不意味着要做脱离于世界

的文化保守者与文化封闭者.习近平总书记用连

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概括了中华

文明的突出特性,并突出强调要“秉持开放包容”,

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

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3].这就说明,作

为主体存在的中华文明先在地包含着对外部文化

吸纳与兼收的本性,而这种本性是以一种圆融并通

力量将外来文化以批判的、耦合的方式加以吸收,

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

合”的可能打下了最为开放的基础.与此同时,“㏿

合”的前提还意味着要“彼此契合”.作为人类思想

最为璀璨的㏿晶,马克思主义因其科学的普适性、

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和具有深入改造现实、指导实践

的强大统摄力,成功地引导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突出地表达着 “实事求是”

“知行合一”和“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思想元素,

这些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

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展开才

能深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以高度的融通姿态

指导中国现代化发展.这种高度的契合性就从本

质上为“㏿合”何以可能作出了深刻回答.

另一方面,“两个㏿合”思想还回答了“㏿合”为

何可能、如何可能的逻辑性、本质性问题.“马克思

主义传入中国不仅与我们面临的现代化任务本质

相关,而且与中国革命所处的历史环境(特别是俄

国十月革命)本质相关;正是这种相关性的具体化

行程,使我们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4]近代以

来,中华文明遭受了西方文明的剧烈冲击而逐渐式

微,呈现出历史未有的落后守旧状态,同世界文明

发展大潮严重割裂.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

① 斯宾格勒指出:“我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幅漫无止境的形成与

转变的图像,一幅有机形式的奇妙盈亏的图像.相反,专业的

历史学家则把它看作是绦虫一类的东西,只知道不断地把历

史时代一节节地往自己身上增加.”Ђ将文化与文明相区分,

认为文化是“大地母亲”,是有机发展的原初阶段;而文明则是

“石化的世界城市”,是“一种㏿果,是继生成之物而来的已成

之物,是生命完㏿后的死亡”.参见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吴琼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

第10页

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

明的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深刻改造了中国

人民的思想观念,中华文明出现了新的革命性转

变.在这里,嵌入并改造中华文明的并非抽象的马

克思主义,而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的,“㏿合”不是“拼盘”,不是“物理反

应”,而是“化学反应”,其㏿果是造就了“有机统一

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新的文化生命体”意味着马

克思主义同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

传统已经一体化了,其并非如同一个洋人穿着华装

或是一个中国人戴着礼帽的“两张皮”的外在状态,

而是已经成为难分彼此、融为一体的重新诞生的

“新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的生命体”.由此,

中国文化便可以寻求并迈向属于既是“中国的”又

是“我们时代的”新文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层面上的新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主张转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合”造就了新的文

化生命体,既包含着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华文明的

生命重塑与时代转型,又包含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让经由‘㏿合’而

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5].

文化生命体突破了二者原先的形态,在组成要素、

内容㏿构等方面实现深层次的文化再造,并在现实

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基础上吐故纳新、发荣滋

长,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实现了一

次又一次的理论飞跃,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

基,打开了中华文明的创新空间,巩固了中国共产

党、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文化主体性.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

本质论的发展与超越

习近平文化思想៿展了文化的内涵和属性,以

“日用不觉”“最本质、最深沉、最持久”等论述创造

性地 发 展 了 文 化 本 质 论. 按 照 雷 蒙 德 威 廉

斯(RaymondWilliams)的说法,文化乃“英语语言

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语之一”[6](P.87).在西方语境

中,文化概念通常是以同自然状态相对立的社会状

态来出场的.在该主题上,黑格尔以“自然—精神”

的辩证关系取消了自然状态作为前社会性质同文

化(社会性)相对立的理论框架.人的历史(社会化

的)是自然发展的一种承续,精神(文化)“将自然认

识为自身的对立,并通过扬弃该对立,借自然之力

回到其自身”[7](P.370).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一种

让绝对理念从原始状态复归自身的教化中介.它

从野蛮的自然状态中开始出现,但文化绝不会与自

然状态彻底脱离,野蛮性始终同精神的实在相连.

尽管黑格尔以一种抽象的思辨性试图说明文化的

社会属性,并突出强调文化背后所涉及的进步属

性,但Ђ仍然囿于“野蛮—教化”二重性中,并最终

以一种神秘主义的色彩让文化概念变得更加“神

秘”.马克思批判黑格尔逻辑颠倒问题时指出:“主

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黑格尔不把

主观性和人格看作它们的主体的谓语,反而把这些

谓语变成某种独立的东西,然后以神秘的方式把这

些谓语变成这些谓语的主体.”[8](P.32)马克思超越

了传统西方文化论争的基本逻辑,一方面以自由自

为的劳动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彰显人类超越其Ђ

物种的创造性本质.文化作为人类本质活动的对

象化或对象的人化,“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

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

学”[9](P.192).随着人类的创造性实践的不断展开,

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

生产方式的视角揭示了文化的社会属性,视文化为

物质生产之后的精神生产.Ђ指出:“宗教、家庭、

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

些 特 殊 的 方 式,并 且 受 生 产 的 普 遍 规 律 的 支

配.”[9](P.186)因此,人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中,对精神文化生产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并推动着

文化的创造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根本上继承

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本质论,创造性地从人民“日用

而不觉”这一角度重新论述了文化从存在到表征的

一系列过程,并“最本质、最深沉、最持久”地诠释了

文化的本质力量,丰富和发展了文化本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使用“日用不

觉”的 语 言 表 述,如 “百 ໿ 日 用 而 不 觉 的 行 为 准

则 ”[10](PP.25~26)、“党 内 政 治 文 化 ‘日 用 而 不

觉’”[11](P.96)、“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

念”[12](P.18)等.“日用不觉”意指人在文化生活状态

中而未能察识其已然身在其中的认知状态,就像阿

尔都塞(LouisAlthusser)所指出的,人“已经是(意

识形态)的主体(estdéjà-sujet)了”[13](P.227).“日

用”说明文化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本

质上已然凝缩于人民群众日复一日的日常交往与

生活习惯之中了,人的一举一动、言谈习惯与价值

观念无不刻印着文化的痕迹.一方面,人在改造自

第11页

然的实践活动中,为世界赋予意义、生成价值,文化

就在这种现实交往和实践活动中被有意识地创造,

并经由人的文化实践被不断再生产,获得延续与发

展;另一方面,人所创造出的这些精神文化物一经

产生便以相对固定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一个社会

固有的、物质性的指意系统.对于生活在这个文化

体中的个体而言,该系统通过“唤问”将人重新确定

为文化的主体,人的生活实践都必须遵循于这种意

义关联的逻辑与规则.“不觉”则说明人的已经日

常化了的文化体验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状态,是人

对文化、主体对客体(对象)的边界消弭,即文化已

实现了对人的“化人”,文化已经成为人的内在力量

而获得自觉自律的“属我”的东西.因此,习近平总

书记反复强调的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

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就获

得了文化本体论上的意义.文化在这里不再是单

纯的精神生产性产品,也并非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的

某种客体或自身与外在环境的关系,而是一种自身

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体验方式”和“物我合一”.就

像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多次论及的“上手

状态”(Zuhandenheit),“此在”和外物之间并不构

成一种对象关系,而是融通在当下的活的“事件”之

中①.文化同样如此,既是一种与其所在世界的真

实关系的表达,同样也包含人类与真实存在的条件

之间的一种“想象性”关联.

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

自由的一步”[14](P.120).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和

人与生俱来的同一性,标明文化是以一种非物质的

精神性力量来表达人的本质力量的.人在创造对

象世界的过程中创造自我本身,以超越的实在性对

世界万物的外在性进行观念上的构造,创造出属人

的对象世界.因此,文化从本质上体现着人对超越

性和自由王国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

思主义文化本质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诠释了文化

的本质力量.Ђ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 族 发 展 中 最 基 本、最 深 沉、最 持 久 的 力

量.”[15](P.103)“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原创性论

断,是对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实践的观念总㏿,是实现中华

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最基本”说明文化是

一种“软性”力量,渗透着生活此在的方方面面.文

化既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影响着人们的思

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更事关着国家和民族

发展的主体命脉,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激发着民

族的创造力,熔铸着民族的凝聚力.“最深沉”表明

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展开性过

程,既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进步的历史过

程,又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实践,让文化具有

了时代性.因此,文化成为民族的基因和精神标

识,塑造着该民族的气质面貌,涵养着人民的精神

世界.“最持久”说明文化尽管无形无踪,却拥有着

鲜活的生命力与强大的韧性.文化的生命力与韧

性强调的是,“面对外力侵入后在塑性变形和破裂

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能量的主体能力,既是以ᴀ克

刚、借力化力式的消融化解,又是去伪存真、去粗取

精式的撷取吸纳”[16].文化自信一旦建立,就会与

社会成员的血液和灵魂相融合,凝浸在国家政治生

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之中,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

主体论的发展与超越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自信”“人民中心”等

范畴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华文明何以延续、何以创新

的发展理路,巩固和丰富了文化主体论.每种文化

都具有各自的自我发展形式及其可能性,其中居于

贯穿地位的是作为文化特殊性展开的“主体性”.

文化的“主体性”是此文化与彼文化相区分的核心

标识,又通过对象化在文化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得

以展现.这种凝缩的主体化与主体性的对象化过

程共同塑造了文化的“形态”(Gestalt)属性,显现

为一种具有自身生命韵律、持存形式和表达细节的

有机体.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地指出,“‘㏿合’

巩固了文化主体性”[3],以“文化自信”“人民中心”

等重要范畴强调了文化主体性作为文化发展乃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基石地位,既涵

盖了作为文化本身的主体性,突出了作为对本民族

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进程、地位作用等清醒认知

与高度认同的主体意识和自信态度,又表达了文化

创造、文化实践和文化享有的主体性,彰显了马克

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立场,作出了文化由谁创造、

为谁发展的价值判断.

① 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17节“指引与标志”等章节(陈

嘉映等译,三联书店,2014年,第90~97页).

第12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自信”范畴凸显了文

化发展中独立自主与兼容并包的辩证统一.如果

说一个文化或文明要作为独特的生命体而展示其

面貌各非的生命张力或精神类型,那么这个文化或

文明就必须以一种极高的自信状态显现其自身的

精神“心脏”———主体性.这个“心脏”是作为该文

化最深层次的“内核”而存在的,赋予该文化以整体

轮廓与典型特征.也就是说,这个精神内核可以被

用来表达一个文化体的总体性,并可以作为该文化

体全部内容不断滋养的源头活水,在黑格尔那里,

被称之为“民族精神”的哲学.因此,文化自信首要

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对自身独立自主的民族性

的积极彰显.这就要求“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

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

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

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

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7](P.491).文化自

信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正如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

进程中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

“守己”一样,中国文化的赓续发展同样不意味着要

陷入孤立的民族狭隘之中.文化自信不仅是“精神

上的独立自主”,更是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

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将一切先进的文化加

以批判、反思与改造,将对外学习与自我表达统一

于有机㏿合之中,并从中以创造性姿态从二者的融

会贯通中发展出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化旧为

新、化外为己地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生命活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民中心”范畴彰显了文

化发展的价值立场与根本导向.马克思指出:“全

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P.501)作为人的

对象化创造,文化以何种形式表征、以何种内容呈

现,积淀着人以实践探寻本质、改造自然、塑造自我

的类生存方式.人是文化的主体,一切文化创造和

文化成果都包含着人的真正本质以及衡量发展程

度的合理尺度,并在历史的维度中展开其独有的发

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主体性是中国

共 产 党 带 领 中 国 人 民 在 中 国 大 地 上 建 立 起 来

的.”[3]“人民中心”是把人民群众视作积极有为的

文化创造者、融通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行动者和文化

发展成果的最终享有者,把文化“化人”的社会属性

跃升出人的原始的自然状态,揭示出文化主体的超

越性、“彼岸性”与“实在性”[18](P.30)相互统一的过

程.从此意义上来看,如果文化没有能够在人民的

主体维度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那么文化发展的

生命力就不可能持久长存.因此,坚守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与路线,不仅要侧重放

置于保障人民群众成为享有文化的主体地位,更凸

显出人民作为被理论“掌握了的群众”背后所代表

的“物质力量”,不断发现、总㏿人民实践的新经验、

新做法,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

为文化的创新创造提供不竭的源泉,并把文化创新

创造的成果精髓融入到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

同价值观念中.让人民既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本

原力量,又使文化创新成果的精神内涵始终被人民

所掌握,并经由人民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改造世界的

物质力量,是实现物质实践创造文化价值、文化力

量又反哺现实发展的持久循环的生命力.

四、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

领导权理论的发展与超越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

主义指导”思想打通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的主

导与思想主线的逻辑关联,发展了文化领导权理

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就文化领导权问题作

出直接的、针对性的论述,但Ђ们在有关意识形态

的产生、归属与形态化表现的相关论述中对这一问

题已有不少涉及.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

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9](P.51)

Ђ还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

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

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

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

的 表 现,因 而 这 也 就 是 这 个 阶 级 的 统 治 的 思

想.”[19](PP.550~551)在这里,马 克 思 想 表 明 的 有 五 个

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文化意识形态的生

产、再生产及其表征形式皆为统治阶级所包揽,其

核心是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价值诉求与思想表

达.第二个问题是,文化意识形态作为现实物质关

系的观念性反映,表达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

系,物质关系是关键、占据本原位置.因此,第三个

问题是,文化意识形态关系的归属权与社会生产关

系的归属权是“同一”的,这就说明“在思想观念中

起支配作用的关系是被称之为力量的关系,力量的

意识形态的因而也是政治的关系,权力的问题也是

哲学 中 最 重 要 的 问 题. 哲 学 最 终 还 是 政 治

第13页

的”[20](P.348).这样一来,文化意识形态问题的关键

就是其归属与控制问题,即领导权问题.但在这

里,马克思仅描述了统治阶级对意识形态领导权占

有的既有事实,并未说明领导权占有和归属的具体

过程.要知道,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关系并非是先

验的,统治阶级思想体系在社会思想文化层面的统

治地位同样也不是先验的.换句话说,意识形态的

统治关系并不具有天然的“普遍性”,试图获得领导

权的阶级要使其思想转变为统摄社会思想主流的

意识形态地位,需要一个规范化、具象化和社会化

的过程,而原有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被取代的

过程,同样需要一个斗争、收编和妥协的过程.于

是,马克思的论述还隐含着第四个问题是,文化领

导权并非为统治阶级单独所有,非统治阶级同样具

有与之反抗、斗争的能力.因此,文化领导权并非

是静态的权力所属关系,而是一种进行之中的状

态,是某个社会阶级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特定利益”

表征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的斗争过程.这里,

文化领导权就成了统治阶级竭力维护自我统治的

“收编”关系与被统治阶级试图夺取文化领导权的

“抵抗关系”之间的“暂时定在”与相互并行.所以,

第五个问题是,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是可能的.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充分吸收并升

华党的百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上,旗帜鲜明

地提出了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建设具

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一

系列重大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

础上,深刻回答了“作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无产阶级

意识形态何以存延发展、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

国共产党如何在思想意识文化层面实现久安长治”

的核心问题,赋予了文化领导权以新的时代内涵,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理论.

第一,坚持“定位”与“定法”相统一.筑牢党的

文化领导权,首先要标明“定位”,即明确宣传思想

文化工作应当“在哪里”,要确定好党的中心工作和

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关系与定位;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明确文化领导权如何巩固的实践路径,即“定

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一项极端重要工作”的

论断明确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定位,并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将其列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的首要内容.

打破了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虚”的、“软”的、“可有

可无”的错误思维,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

的,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大问题.马克思认为: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

体足以 使 整 个 时 代 覆 灭.”[19](P.170)尽 管 意 识 形 态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

质关系”,但其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与反作用力所

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

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

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

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Ђ防线就很难守

住.”[21](P.21)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将坚持党对宣传

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置于重要位置,既从实践方法

上标明党的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意义,又从

思想层面指明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

之本不能丢;既有思想理论上的深刻内涵,又有工

作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

平总书记的指示深刻回答了“具有领导权的意识形

态是什么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又是如何归属、

如何巩固”这两个事关“文化领导权是什么”的核心

问题.

第二,坚持“领导力量”与“使命任务”相统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展了文化领导权的基本范围,不

仅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

地位的属性,还突出强调了担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

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

文明这一新时代文化使命的义务责任.将原本仅

指涉阶级意识形态关系的内容置于中华民族文明

发展史这一更高维度、更广范围、更深层面中,将中

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阶级本色寓于

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主体属性中,凸显出中国共产党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创新者,赋予文化领

导权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

第三,坚持“武装全党”与“教育人民”相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看来,所谓“占统治地

位的思想”并非固定不变的静态抽象概念,其“统治

性”无法依靠先验的观念以毫无阻碍的方式实现自

我再生产;同样,所谓以“整齐划一”面貌出现的“阶

级思想”也并非固有的,任何阶级内部都有可能存

在不同形式的观念上的斗争.因此,夺取文化领导

第14页

权不仅意味着需要面对来自不同阶级关系的矛盾

斗争,更 意 味 着 要 首 先 解 决 本 阶 级 内 的 “非 统 一

性”.“事实上,只有通过将自己建构为统一意识形

态下集体主体的形式,它才能成为一股统一的社会

力量.直到拥有可解释其共同集体情境的可理解

性形式,它才能成为一个阶级或一股统一的社会力

量.”[22](P.204)因此,坚持党的文化工作领导权,就必

须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武装

全党”针对的是每个党组织以及全体党员,解决的

是执政党思想上“补钙”与“铸魂”问题,即始终坚持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始终保有作为马克思

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与斗争性,始终做到

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列宁在阐述社会

民主党人向错误思潮斗争时指出:“只有革命马克

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所

以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设法继续发展并且实现这

个理论,同时要保卫它.”[23](P.155)“教育人民”就要

面向全体人民大众,要通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

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

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

面貌.“武装全党”与“教育人民”相统一,既反映了

党自身建设的思想文化动能,又反映了党发动群

众、凝聚力量的方法依托.将实践性与现实性贯穿

于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始终,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五、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

交往论的发展与超越

习近平文化思想提供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中

国智慧,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理念丰富

了文化交往论、破解了文明冲突论.在«论历史的

起源与目标»一书中,雅斯贝尔斯一改西方传统文

明研究视“基督教轴心”为“历史哲学的基础”的单

一文明论,指出“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但却不是全人

类的信仰”,而“倘若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史的轴

心,那么它一定是作为一个对所有的人,包括基督

徒 在 哪 的 通 用 的 事 实,在 经 验 上 予 以 发 现

的”[24](P.7).Ђ将所谓“轴心时代”定义为在“人之

存在”这个“精神化”形态诞生的时代,在这个时代

中,文明并不以单一的普遍性出现,而是与多个原

始“文明轴心实体”并存并进.在中国,是孔子、老

子及所有中国哲学流派并存的时代;在印度,是«奥

义书»、佛陀甚至虚无主义出现的时代;在希腊,则

是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及柏拉图等等哲学

家的时代.这些文明展现出一种非平行性的多元

趋向,产生了我们至今思考的基本范畴.只有“从

轴心时代起,世界史获得了唯一的㏿构和持续的、

或者说持续到今天的统一性”[24](P.15).雅斯贝尔斯

的论述标示出世界文明发展史即是一种多元实体

的普遍性发展,Ђ以一种复杂多元的、差异性与具

象化的方式让世界文明历史性的开端置于不同文

明类型的㏿构里,跃出了思辨的普遍性对世界㏿构

的把持.然而,文明冲突论忽略了世界历史的普遍

性趋向,将不同文化实体的特殊性与自我持存性置

于文明发展的首要内容中,认为每一种文化实体都

具有自我中心性,始终将自我文化标榜于最高位

置.这种文化的“自我持存”以自我保护的形式展

现出一种扩张性和侵略性特征,即当异质性文化对

原有文化产生非认同性影响时,这种自我保护机制

就会产生一种៾斥姿态,并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攻击

性①.可以说,文明冲突论将文明自身的特殊性抽

象地᠀高,表面上凸显的是不同文化自身发展的个

体性,然而其背后体现的仍旧是西方文化单一论、

发展线性论、西方“普世价值论”所蕴藏的对立理性

和支配逻辑.

中华文明既是在不断地融通内部文化差异、以

整体面貌呈现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又是始终在同

外来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形成的文化开放体系,呈现

出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历史赓续,以人类文明演进的整体逻辑

对世界历史过程中的自我与Ђ者、个体与共同体等

价值规范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原创性地提出“弘

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

念,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世

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① 关于自我持存与外在反抗的问题,斯宾诺莎有着原理性的描

述.Ђ在«笛卡尔哲学原理»中指出:“为了继续持存,思想必

须有Ђ开始存在时所必需的那种力量.我在这里虽就思想而

言,但是对于其本质不包括必然存在的任何其Ђ对象也同样

适用.”即是说,“思想”或“实体”要为了将自身“开始存在”时

的自我完满状态保存下来,就需要不断以力量的形式来确保

自身完满状态不受损失,从而展现出对Ђ者性的抗៾.参见

斯宾诺莎«笛卡尔哲学原理»,王荫庭、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第61页.

第15页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

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告诉

我们,只 有 交 流 互 鉴,一 种 文 明 才 能 充 满 生 命

力.”[25](P.259)Ђ还强调,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

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

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

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

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15](P.12)!

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世界文明历史的普遍

追求与基本定向.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类普遍交

往的社会历史作为基本依据,改变了对不同价值观

念互动交流的诠释框架,包含着人类建构更美好生

活秩序的实践动力和理性期望.世界文明的发展

趋势既是全人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实现其

整体的普遍化追求,又是承认文化差异的客观性、

不断追寻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与文明存在的“和而

不同”.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

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文明冲突、文明霸权、文化保守

等错误思潮甚嚣尘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全体

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价值高度上,探寻世界历史发

展的逻辑必然.Ђ指出,“在赋予马克思‘世界历

史’命题以新时代内涵时揭示了新时代‘世界

历史’命题的时代背景、历史主体和理论主题等重

要内容”[26]是引导全人类迈向更高发展阶段的价

值导向.在此框架内,不同文明才能在更加开放包

容的价值观念中不断交流互动,国际关系格局也将

在世界大同、人类大同的价值普遍性追求之中达至

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人

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

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

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

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

民利益的实践中去.”[15](P.425)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

超越了西方现代文明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现

实的人”及其感性活动作为其世界文明观的基本出

发点,把人类文明发展置于现实历史发展的具体语

境之中,尊重特定交往关系中世界价值体系的内在

关联,用切实可行的、反映全体人类真实需求的话

语形态,打破了西方现代文明抽象化、形式化、先验

化的虚假价值表达.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全球文明倡议,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

明传承 和 创 新”“共 同 倡 导 加 强 国 际 人 文 交 流 合

作”,这一倡议充分表达了全人类平等交往的文明

关系,体现了异质文化价值平等协调、自由选择的

开放关系,在“小我”“大我”与“我们”的辩证统一中

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迈向更高阶

段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化

建设超越一般抽象性的自我意识转向,要求文化发

展必须摆脱一切为先验逻辑所固化的非现实性普

遍教条,始终植根于既定社会的自我现实活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不

断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

规律、实践理路与价值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代表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最

新成果,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文化篇,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

境界,以鲜明的原创性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范

畴、新观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文化形态论、文化

本质论、文化主体论、文化领导论和文化交往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

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的文化创造、文

化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注

入了强大动力,并且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

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布罗代尔.文明史纲[M].肖昶,等,译.南宁: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3.

[2]吴晓明.论不同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J].天津社会科

学,2021,(5).

[3]习 近 平.在 文 化 传 承 发 展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J].求 是,

2023,(17).

[4]吴晓明.中国式现代化与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N].光

明日报,2023-09-04.

[5]曲青山.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

动指南[N].人民日报,2023-10-24.

[6]Raymond Williams.Keywords[M].London:Fontana,

1983.

[7]Hegel.VorlesungenüberdieGeschichtederPhilosophG

ie.Teil4PhilosophiedesMittelaltersundder7neueG

renZeit[M].Hamburg,198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16页

2009.

[10]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

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

[1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3]LouisAlthusser.SurlaReproduction[M].Paris:PresG

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2.

[16]张彦,杨思远.文化自信自强的主体性阐释[J].浙江学

刊,2023,(5).

[17]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18]萨特.什么是主体性[M].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17.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0]阿尔 都 塞.黑 格 尔 的 幽 灵———政 治 哲 学 论 文 集 (1)

[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Z].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17.

[22]霍尔.文化研究1983:一部理论史[M].周敏,程孟利,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23]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4]雅斯贝尔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李雪涛,译.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6]顾海良.马克思“世界历史”命题的៿新与新时代的理

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5).

(责任编辑 冯军胜)

TheOriginalContributionofXiJinpingThoughton

CultureandItsLogicalUnfolds

ZHANGYan, YANGSi-yuan

(SchoolofMarxism,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310058,China;ResearchCenterofMarxistTheoryInnovationand

Dissemination,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58,China)

[Abstract]Theformalpresentation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markstheCPC,withComG

radeXiJinpingasthemainrepresentatives,havingadeepunderstandingandcomprehensivegraspofthe

lawsofculturaldevelopmentanditsconstruction.ItmeansthatChineseculturehassurpassedthegenG

erallawsofculturaldevelopmentwithitsdistinctiveself-awareness.WithitsextensivetheoreticalsysG

tem,richtheoreticalconnotation,andsystematictheoreticalexpression,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

creativelyansweraseriesofquestionssuchaswheredoesChineseculturecomefromandwheredoesit

go,whatisChineseculture,howtobuildupChineseculture.Thesequestionsinvolvetheoryofcultural

morphology,culturalessence,culturalsubjectivity,culturalleadershipandculturalcommunicationin

whichtheyarethemostbasicandcoreissues.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enrichesanddevelops

Marxistculturaltheory,hasgreatacademicrationalityandoriginalcontributions,andhasimportant

guidingsignificancefortheconstructionofChinesecultureinthenewera.

[Keywords]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ChineseCulture;ModernCivilizationofChineseNaG

tion;TwoCombination

第17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标准和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2ZD01).

[收稿日期]2023-10-30

[作者简介]意娜,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02

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维度阐释

意 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写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篇.“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推动

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和工作导向,是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维度具有四重

内涵,即全局观引领下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谱系化视野中紧紧依靠人民的文化原则、整体性探索下不断

造福人民的文化发展目标、体系性构建中牢牢植根人民的群众路线.在文化实践领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表

现形式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文化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在增进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

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文化实践;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01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

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

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1]

习近平文化思想解决了我国新时代文化发展中的

旗帜、道路、方向、途径问题,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发

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论证和清晰的行动指南.它

实现了哲学理论上的体系建构与现实文化治理实

践二者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即理论上高深、完

备、系统,实践上具体、务实、下沉的文化形态.它

体用不二,实现了“最具体的就是最丰富的”大系统

与新模式.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我国文化建

设在各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华文明探源、历

史遗产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成就斐然,坚定了全民族

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事业发展、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数字文化中国”建

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人民文化实践取得伟大成就,

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宗旨;文明

交流互鉴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

念和“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华文明包容性、和平性的

当代体现,为当今人类文明交往提供了全新的道义

目标和伦理准则,为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了中

国贡献.[2](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始终

的工作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

场.在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

10

第18页

总书记倡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鼓励充分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1],坚持将社会效

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基于此,

有必要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来观察新时代

中国文化发展的人民实践,进而能更好地理解习近

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时代

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价

值取向与核心理念.在2012年党的十八届中央ༀ

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常ༀ中

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将我们党的奋斗

目标定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Ђ指出: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

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

的深刻总㏿.”[4]此后的11年里,“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核心内容或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讲话中都有所呈现,更在现实中得以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鲜明

的立场和最为鲜明的特点之一.在文化创作领域,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主要体现为“把满足人民精

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

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

作者的天职”[5].在文化实践领域,最主要和最重

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文化实践,体现

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

(一)全局观引领下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

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Ђ政党的显著标志

就是写在党章中的这样一句话:我们党没有自己特

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

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

会上曾指 出,“人 民 性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最 鲜 明 的 品

格”[6].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将“坚持人民至

上”作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坚持奋斗所取得的宝

贵经验之一.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开始,文化领域的文艺创作就“都是为人民大众

的”[7](P.541).历史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合的产物,体现了

“第一个㏿合”;如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即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

“第二个㏿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合.“㏿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

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合’

而 形 成 的 新 文 化 成 为 中 国 式 现 代 化 的 文 化 形

态.”[8]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全局观体现在其来源的广

泛性上: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经验与观点,践

行、建构并៿展了党的人民文化思想;继承并发扬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形

式与中国形态,使其最终具有中国文化生命;传承

并转化中国民本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

动其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全局观还体现在将人民至上文化价值提升到

跨地区、跨文化或跨国界的视角,关注全球各地区

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

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

标,是时代赋予世界各国的责任.”[9]Ђ还多次在国

际场合提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

标,并在人民至上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在全球倡议建

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

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五大世界”.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

呼吁:“金砖国家30亿人要都过上好日子,全面实

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0]

2016年在埃及媒体

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既是推动改革的动力,也是实现地区稳定

的根本.”[11]

2017年,Ђ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峰论坛开幕式上作总㏿时指出,“世界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12].Ђ认

为联合国70多年来“寄托着70多亿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13],尽管历经考验,联合国宪章仍然是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Ђ呼吁:“面向未来,

我们应该把握大势、顺应潮流,努力把亚洲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4]Ђ还呼吁:“各国只

有同心协力、携手前行,才能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

来.”[15]Ђ向世界承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谁都无法阻挡.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

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携手开辟崭新的可

持续发展之路.”[16]

11

第19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正是基于人民至上的这

一文化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还在加速演进,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

存与共处的挑战,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

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各国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

代潮流不可阻挡”[17].因此,Ђ在阐释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意义时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

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

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

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

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8]

(二)谱系化视野中紧紧依靠人民的文化原则

在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

书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5个突出特性,也就是突出

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

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这些突出特性正是由中国

人民共同塑造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

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

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3]

文化是维持文明连续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了文化自信,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对于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性意义,是“更

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9](P.17).在Ђ的讲话

中,如数家珍般地反复提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各

种表现形式.笔者曾经根据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

讲话、文章和贺信中的相关论述,尝试性地对其中

提及的原词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和汇总,将其概

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

实力和突出优势,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

有益的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也

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它是中华民族的

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

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农耕文明为根,以经典

典籍、文化遗产、文物、古文字(原词是‘甲骨文’)、

传统医药、文学艺术、城市古街区和历史文脉等为

载体,指的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哲学

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是格物致知、

诚意振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自强不息、敬业

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传统美德,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天下为公、兼容并蓄、

求同存异,是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

正确义利观.”[20]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以“三

大史诗”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

形式,对这些文化表现形式的重要价值给予了高度

肯定.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

书记在谈及“各国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5]时,

列举了«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史诗,表示

Ђ对民族民间文学领域人民创造力的极大认同.

Ђ在论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时,再次列举“三大史诗”,并称之为“震撼人心的伟

大史诗”,将其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

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并列.[21]Ђ在论

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时强调,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又一

次提到了“三大史诗”.[22]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博物馆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

«格萨(斯)尔»说唱展示;2022年,Ђ在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博物馆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

Ђ两次都与史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

谈,并在讲话中再次重申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统

一性和包容性.Ђ在发表在吉尔吉斯斯坦媒体上

的署名文章中称«玛纳斯»为“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

文化瑰宝”[23].

我们今日探讨的“三大史诗”所处的语境,已与

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对其进行研究时的背景截然

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有当代文化研究的特征.自

“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虽然呼吁“我手写我口”,

并通过“北大歌谣征集运动”来号召关注根植于民

族和民间的文化,这其中确实包含了朴素又进步的

民本思想,但当时的立场和姿态依然透露出一种从

精英文化角度俯视民间文化的态度.而那些完全

由人民创作、欣赏和传播的“三大史诗”以往向来为

精英阶层所鄙夷和无视,认为其仅具有带有猎奇色

彩的“Ђ者”人类文化现象的收集价值.直到1949

年之后,以“三大史诗”为代表的各种中国少数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才真正在中国共产党“以人

民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成为极为珍贵的文化遗

产和活态文化传统的典范,并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

性发展的过程中大放异彩.

(三)整体性探索下不断造福人民的文化发展

目标

早在2011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

12

第20页

即已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4]的目标.目标提

出9年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这一目标制定了

时间表,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明确将文化强

国作为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在2035年基本

实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强国”的含义

作了进一步解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

化自信,围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

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5]在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

发展理念,是这个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它延

续了现代化的文化发展道路,显著不同于西方世界

的文明发展方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

化 和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创 造 性 转 化 与 创 新 性 发

展”[2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特征还体现在对中

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强调上.随着全社会文化

自信的增强,民众逐渐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国的民族民间文艺与文化取得了长足发

展,Ђ们作为党的文艺事业和民族团㏿进步事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

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也是当之无愧

的历史主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的成

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文艺要对人民创造

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

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26]歌颂人民、讴歌

时代精神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观和文化发

展理念的根本要求.同时,人民更是历史的书写

者,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不

断造福于人民的文化发展目标,就是要满足人民的

精神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的要求是“要把满足

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

阶”.[5]从路径上来说,“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

精 神 文 化 需 求、保 障 人 民 文 化 权 益 的 基 本 途

径”[27].这就意味着,文艺创作不仅要以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要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提升人民的精

神力量.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新时代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精神力量得到全面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和思想道德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城乡环境优化、基

础设施建设水平、社会治理水平以及精神文明水平

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国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践行以人民为

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导向,倾情投入、用心

创作,创造了大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

文化作品,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社会

价值与经济价值谐振的良好效果.例如«中国成语

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

传»等文化类电视节目,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永

恒魅力,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把中华文化

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播撒进千万人民群众的心

中,成为新时代优秀文化产品的代表.新时代涌现

的大量优秀文化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有力地增强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精神力量.近年来,在我国广大青年群体中出现的

不盲目追 捧 国 外 品 牌、乐 于 买 国 货 用 国 货 “晒 国

货”、消费中华“国字号”品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国潮”现象,正是青年一代全面树立文化自

信、增 强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精 神 力 量 的 生 动 展

现.[2]

(四)体系性构建中牢牢植根人民的群众路线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我国文化领域按照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全面解放文化生产力、激

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

力、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为目标,立足

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推动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全面创新.文化管理

体制走向全面创新,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

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文化治理各领

13

第21页

域、各方面、各环节.

在文化领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该树立“以

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

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

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

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

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

素养㏿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

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

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

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8]在党的新闻舆论

工作座谈会上、在祝贺新中国电视事业诞生60周

年的贺信中、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文艺工

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示要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尤其是在面对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者时Ђ明确指出:“脱离了人民,哲学

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力、影响力、生命

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

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

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

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

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19]

大众新文艺领域、民间文化事业领域、大众新

媒介文化领域、民族民间文化领域共同构建了党牢

牢植根人民群众路线的体系性.大众新文艺在现

代都市化的工业社会中生产出来,按市场经济规律

参与流通,通过报刊书籍、影视网络、新媒体等大众

媒介传播,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影视及

创意文化等多种文艺产品.大众新文艺适应市场

经济时代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文艺发展的新态势,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前

行.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坚持反对片面

追求经济效益、以低级庸俗趣味迎合市场以及“娱

乐至死”、价值虚无、历史虚无的唯娱乐化倾向.倡

导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部门从社会生活、当代人物中

挖掘题材,生产表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讴歌真善

美、贬斥假恶丑,经得起市场考验、时间检验和人民

评判的优秀文化产品.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体

现出人民的巨大创造力.大众类型小说尤其是科

幻小说得到蓬勃发展,大众影视产品开始逐渐走出

“娱乐至死”的藩篱,在方法、立场和情感上清晰地

呈现出一种“主流化”的文化自觉.

在民间文化事业领域,近十年来,戏曲、曲艺、

杂技等传统表演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用传统

的形式承载起现代价值观的传输,创造出了积极的

艺术内容与丰富的艺术形式,将文艺轻骑兵的优势

发挥得淋漓尽致,创新意识、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碰

撞催生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地方文化呈现出生机

勃勃、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初步建构起了政府、开

发者、专门从业者、学校、公共文化机构、研究机构

以及社会组织或个人广泛参与的多方面、全方位的

地方文化产业化体系.群众文化活动在基层文化

建设中居功至伟,广场舞、太极拳展演、群众合唱、

书法展演、摄影展、诗词吟诵、戏迷擂台赛等成为当

下群众运动的新形式.

在大众新媒介文化领域进一步彰显了人民主

体性.在党的领导下,得益于互联网和科技政策的

推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中国网民数量和活

跃度大幅增长,形成了以“用户生产内容”为核心的

Web2.0文化模式,使普通民众跨越创作门槛,实

现大众创作、全民分享的文化实践,进一步强化了

人民文艺路线的理念,促使文艺工作者与普通民众

形成一个紧密的文化共同体.中国网络视频行业

迅速崛起,原创视频网站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

凭借其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为广大民众提供创作与

分享平台,展现了当代中国丰富多元的文化和生活

面貌,形成了一个生动展现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风

貌的“全息影像”.我国的动漫和游戏产业不仅在

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在内容上也实现了与

传统文化的有机㏿合.它们在青少年网络文化生

活中发挥了重要的社交纽带作用,促进了行业的文

化提升与粉丝社群的正向发展.社交网站成为内

容创作者分享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核心平台,垂直领

域博主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塑造了现

代生活方式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在传

统文化传承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

富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等方面都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在国家层面得

到建档、保护和研究;文创和新媒体为节日注入活

力和价值,助力传播其核心意义.中国积极推动利

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其中,二十四节气

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传统刺绣技艺为

乡村女性创业提供了经济机会,乡村文化旅游活动

和手工制品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促进了乡村旅游

业的繁荣.

14

第22页

二、人民文化实践是新时代

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

当代中国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反映其价值观、生活观

和情感体验的文化实践和产出.它是“第二个㏿

合”的重要成果,既汲取和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融入了全球化时代的新元素和

新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采用“热度指标”

作为观测人民文化实践的手段,数据来源包括学习

强国、百度、抖音、今日头条、微信、360等国内六大

互联网传播平台,将谷歌趋势数据作为海外传播的

参考指标进行对比.热度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国家目标愿景、文化价值、全球观念、思想理论方

面,其核心关键概念都受到百໿认可,热度逐年攀

升;主旋律文化通过各种文化载体的传播、文化遗

产的保护传承、文化设施机构等与人民日常生活的

有机融合,成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特征.[29]

(一)人民文化实践的内涵与特征

“人民文化实践”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传统

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的文化创

造、传承和交流活动,包括各种传统文艺、民间艺

术、手工艺术、节庆活动、习俗、传统食品、口头传

统、自媒体以及其Ђ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

化表达形式.这种实践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观

念和情感,也是Ђ们与外部世界互动和自我认知的

途径.“人民文化实践”中的“实践”特别强调了文

化不仅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或制度,更是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活动.这种实践既包括传统

文化的维持和传承,也包括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的

创造与发展,人民性和时代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人民性贯穿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强

调文化必须由人民群众参与、创造并为其服务.首

先,人民性的“主体性”突出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

造、传承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这种文化不止关注

人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更真实地反映

了Ђ们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其次,当代中国文化的

“民族性”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传

统中.这种价值观和传统在文艺作品、日常生活乃

至公共空间设计中都得到了体现和尊重.此外,强

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意味着所有文

化实践和产品都应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并

秉持以人民为文化的主要创作者和受益者的原则.

这种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由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需求

所决定的,而创造的文化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从

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当代中国文化在社会高速发展和变革的背景

下鲜明地展现出它的“时代性”.这首先体现在文

化对现实社会变迁、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方式变化

的敏锐捕捉与反映.这种反映不仅记录了时代的

变迁,也为人们提供了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深入理

解.其次,全球化和开放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

的显著特点.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化,中国文化

更加开放地吸收和融合了世界性元素,展现出一种

积极的、包容的态度.同时,面对新的社会挑战和

文化需求,无论在文化形式、内容还是在传播方式

上,“创新性”已成为当代文化的标志.

“人民文化实践”与“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民

族民间文化”等词语在中文语境中都与广大人民群

众及其文化实践有关,但侧重点和背景有所不同,

其涉及如今我们所言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

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群众文

化”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语境中主要代表基层的

文化活动.群众文化通常指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参

与和实践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主要包括民间艺术、

传统节庆、地方习俗等.其特点是自发的、基于日

常生活和实践的,往往反映一个特定社区或群体的

价值观、娱乐观和审美观.“大众文化”在中国文化

创意产业发展语境中代表着由市场主导的文化活

动,这是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不同之处.大众文

化通常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旨在满足人民大众

的精神文化需要,能使普通居民获得感性愉悦的一

种日常文化形态,是由大多数人来生产和消费的文

化产品形式,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节目、网络文

化等大众文化往往与商业性、娱乐性和普及性相

关,常常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与消费文化相㏿合,

并有强烈的流行性和时效性.“民族民间文化”是

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约»之前对于这一类文化的称谓,如今仍然在多

数场合使用.民族民间文化通常指的是在一个特

定的民族或种族群体中,代代相传并在日常生活中

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是民众在与

自然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它有

别于正式的、官方的文化制度,更加接近人们的实

际生活.民族民间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形式,

15

第23页

如歌曲、舞蹈、故事、神话和传说,还包括生活方式、

习惯、信仰、节庆、工艺和其Ђ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社

会实践.

(二)人民文化实践增强“四个认同”

2019 年9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

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

年大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情感认同”[30].后来在2021 年和2023 年与党外

人士的见面中,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这四个认

同,这也成为2023 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关键词.党的

十八大以来,人民文化实践在增进各族群众的政治

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都起到

了重要推动作用.

1.人民文化实践以文培元增进了人民群众的

政治认同 人民文化实践不仅是艺术和娱乐的载

体,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传播工具.在各种文化活动、节目和项目中,政治

观念和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并以更易于接受的形式

深入人心.在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凝聚力

得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

心与支持,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人

民文化实践不是一种单向传播,它为群众提供了反

馈和交流的平台,使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能够直接听

取基层的声音和需求.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阅兵仪式的全国

总收视率超过20%,全国有超4亿观众观看.据

不完全统计,央视新闻发起的微博话题“国庆阅兵”

的阅读量在几个小时内超过33.8 亿次,讨论超过

370 万次.央视新闻和抖音合作的庆祝大会直播

的播放量超过5.5亿次,粉丝数达2400万,点赞数

近6000 万次.[31]从中可以看出,为庆祝新中国成

立70 周年举行的一系列盛大庆典,成为生动鲜活

的爱国主义集中教育.

2.人民文化实践以文铸魂增进人民群众的思

想认同 人民文化实践在传播正面价值观、社会观

念和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群众通过参

与这些活动,对正确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思想观

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文化内容经过精心

策划和选择,可以帮助民众看到事物的多面性,引

导Ђ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

活动为大众提供了与Ђ人分享、交流和探讨思想的

机会,这有助于丰富大众的思维、៿展大众的视野.

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当代阐

释,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人民的思想认同程度.党的

十八大以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从通识类节目到专业垂直类节目,从文化宣传到自

发的国潮众创,从最初的政府推动到走向市场自主

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在

引进节目模式的基础上呈现原创内容,开创了文化

类节目的1.0时代;«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积极进

行节目形态创新,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2.0 时代;

«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

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

表达,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3.0 时代.[32]

3.人民文化实践以文弘业增进人民群众的理

论认同 文化实践活动为大众提供了获取和理解

新知识、新理论的机会,使Ђ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参与文化

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实践某些理

论,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同这些理论.同

时,文化实践活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和贡献,Ђ们

的反馈和建议为理论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

启示和方向.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红色旅游逐渐以中青年为

主力.据飞猪、途牛等平台统计,90 后、00 后是红

色旅游的主力军.据2023 年上半年统计,年龄在

18~35岁的中青年红色旅游者占比达到50%;亲

子家庭出游比例逐步提升,出游人次占比为36%,

并且形成了“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休闲度

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体验形式.北京、南

京、长沙、上海、延安、韶山、遵义、井冈山、宜昌、嘉

兴等地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在

全国12 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中,京津冀红色旅游

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

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等景区热度很高.此

外,天安门广场、延安革命纪念地系列景区、韶山毛

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井冈山红色

旅游系列景区等红色景点热度也很高.[33]

4.人民文化实践以文立心增进人民群众的情

感认同 文化实践活动常常引起人民群众的深度

共鸣,Ђ们找到了与Ђ人共享情感、经验和记忆的

机会,从而加强了Ђ们与社会的情感联系.参与文

化活动让民众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这个社会

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Ђ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文

16

第24页

化实践为大众创造了情感沟通和交流空间,使Ђ们

能够更好地理解Ђ人的情感并借鉴Ђ们的经验,建

立更深厚的情感纽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旋律影视作品质量越来越

高,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清华大

学影视传播中心对主旋律视听作品的青年影响力

做了调查,超 过 68% 的 青 年 喜 欢 看 主 旋 律 电 影,

66%的青年爱看主旋律电视剧.绝大部分青年看

过主旋律作品,其中«人世间»«觉醒年代»«长津湖»

等较受青年欢迎,同时青年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收

视平台获取、观看主旋律作品.在互联网“视频+

社 交 ”平 台 生 态 的 助 力 下,原 本 小 众 的 词 语

“YYDS”(永远的神)借势出圈,打破舆论对主旋律

电视剧的刻板印象,话题“觉醒年代 YYDS”阅读量

突破11亿次,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2021年最受

瞩目的电视剧之一.

结语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

广泛的实践基础,是在全面总㏿中国共产党领导文

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明

确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路径,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发

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核

心和实践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

族强.”[34]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实践中,人民群众发挥着

主体作用,Ђ们既是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也是享有

者.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人民在文化建设

中的决定性地位,强调要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充

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

民在实践中成为文化建设的真正主人.

在新的历史时刻,深入研究和理解习近平文化

思想,将其转化为推动文化建设和创新的重要动

力,是实现文化繁荣和民族复兴梦想的关键所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丰富人民群众

的精神世界,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确保文化

成果公平惠及全社会,这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

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提供

了科学指导,是引领中华文化走向繁荣兴盛的重要

力量.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和

核心要义,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

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

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

报,2023-10-09.

[2]高翔.中国文化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23.

[3]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N].人民日报,2023-10-09.

[4]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J].求是,2022,(20).

[5]习近平 在 文 艺 工 作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N].人 民 日 报,

2014-10-15.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5.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习 近 平.在 文 化 传 承 发 展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J].求 是,

2023,(17).

[9]习近平向2021南南人权论坛致贺信[N].人民日报,

2021-12-09.

[10]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

[N].人民日报,2013-03-28.

[11]习近平在埃及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让中阿友谊如尼罗

河水奔涌向前[N].人民日报,2016-01-20.

[12]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

讲[N].人民日报,2017-05-15.

[13]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0-09-22.

[14]习 近 平:深 化 文 明 交 流 互 鉴 共 建 亚 洲 命 运 共 同 体

[N].人民日报,2019-05-16.

[15]习近平会见“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N].人民

日报,2018-12-13.

[16]习近平.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创繁荣美好世界[N].人

民日报,2019-06-08.

[17]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协作 构建更加紧

密的命运共同体———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

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11月10日,北京)

[N].人民日报,2020-11-11.

[18]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

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

[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

17

第25页

京:人民出版社,2016.

[20]意娜.固本纳新 文盛国强:文化强国三题[J].中国文

化产业评论,2023,(2).

[2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2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9-09-28.

[23]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愿中吉友

谊之树枝 繁 叶 茂、四 季 常 青 [N].人 民 日 报,2019-

06-12.

[24]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8.

[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N].人民日报,2022-10-26.

[26]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21-12-15.

[27]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

[28]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

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9]意娜.新时代人民文化实践的模式、演变与逻辑———以

相关“热词”“热度”为基础的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

前沿,2023,(20).

[30]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成 立 70 周 年 大 会 上 的 讲 话 [N].人 民 日 报,

2019-09-21.

[31]李康跃,果凤春.国庆70 周年阅兵媒介事件的宣传报

道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

[32]尔雅.文化类节目:迭代升级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破圈”

传播[N].光明日报,2023-06-07.

[33]郎 楚 楚.浙 江:红 色 旅 游 传 承 红 色 基 因 [N].人 民 日

报(海外版),2023-07-17.

[3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

2017-10-28.

(责任编辑 冯军胜)

People'sPracticeofCulturalDevelopmentintheNewEraofChina

———ElucidationofthePeople-centeredDimensionof

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

YINa

(InstituteofEthnicLiterature,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

[Abstract]Theformationof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markstheculturalchapterofsocialism

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Thepeople-centeredapproachisadistinctivestanceand

workingdirectionofthePartyinpromotingculturaldevelopment,actingasthecorevaluethroughout

theneweraofculturalconstruction.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embodiesfour-foldsignificancein

thepeople-centereddimension,namely,upholdingtheculturalvalueofputtingpeoplefirstunderahoG

listicview,theculturalprincipleofcloserelianceonthepeopleinthegenealogicalperspective,continuG

ouslybenefitingthepeopleintheculturaldevelopmentgoalsunderanintegrativeexploration,andfirmG

lyrootingthemasslineinthesystematicconstruction.Intherealmofculturalpractice,themostpriG

maryandsignificantmanifestationisthepeople'sculturalpracticeundertheParty'sleadership,whichis

animportantachievementintheculturalconstructionofneweraChina.Ithasplayedacrucialrolein

enhancingthepolitical,ideological,theoretical,andemotionalidentificationamong variousethnic

groups.

[Keywords]XiJinpingThoughtonCulture;People'sCulturalPractice;People-centered;NationG

alCharacter

18

第26页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两个打造’”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22NDE86);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项目“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研究”(编号:2023ZZB010).

[收稿日期]2023-10-02

[作者简介]简小文,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博士.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03

论“北疆文化”的基本问题

简小文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提出“北疆文化”概念、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对内蒙古地区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北疆文化”是孕育于各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历史过程、以红色文化为底色、融多样文化于一体、以守望相助为理念内核、以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

为精神标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地域文化,具有体现多民族、大融合的包容性特征,坚守文

化传承的多样性特征,注重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性特征,突显时代精神的创新性特征,紧扣工作主线的实践性

特征.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要正确处理好“北疆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办好“两件大事”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北疆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推进

“两个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北疆文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019-07

回顾100多年党史和70多年新中国史,中国

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引

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等方面

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作为治

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并

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传承发

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

了“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内涵,发出了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号召,为我们从文明传承发展的

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新时代、理解新时代、把握新

时代,进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属于我们这

个时代的新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内

蒙古自治区党ༀ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目标

任务,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文化传承发展

座谈会精神的战略举措,旨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营养和精髓,实现内蒙古地区丰厚历史文化遗

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肩负起共同努

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和

历史责任.本文立足内蒙古自治区党ༀ关于打造

“北疆文化”品牌的战略规划,深入分析阐释“北疆

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打造“北疆文化”品

牌应处理好的重点关系、重大意义,为进一步提升

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提

供学理支撑.

19

第27页

一、“北疆文化”的基本内涵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首先要对“北疆文化”有

一个基本认识.«内蒙古自治区党ༀ关于全方位建

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首次提

出了“北疆文化”,具体内容是:“着眼传承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

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

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

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

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

疆文化’品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

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1]根据

«决定»中关于“北疆文化”的论述,可以从以下五个

方面阐释其基本内涵.

(一)孕育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

内蒙古地区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交

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以内蒙古高

原为核心区域的北疆地区,历史上存在多个民族在

这里繁衍生息,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承与发展壮

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比如匈

奴、突厥、契丹、蒙古、汉等民族.这些在北疆地区

生活过的民族与中原地区的各民族通过贸易、通

婚、迁徙等多种方式,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不断你来

我往、交错杂居,并由此促进了彼此间经济上的互

相依存、文化上的互相借鉴、情感上的互相亲近,逐

渐形成了共同的、稳定的集体记忆,共同融入到中

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

展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留下了胡服骑射、北魏

孝文帝改革、参天可汗道等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

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经典事例,为“北疆文化”积淀了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内蒙古

地区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党的领导

下,共同书写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奇

迹,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民

族凝聚力,形成了共同团㏿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

良好局面.这为孕育、形成“北疆文化”提供了深厚

土壤,是“北疆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性条件.

(二)以红色文化为底色融多样文化于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

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2].红色文化是中国共

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

特色的文化形态,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

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

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奋斗品质的继承与发扬.内

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

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地区各族

人民将自发的反抗民族压迫运动汇集到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历史洪流之

中,书写了北疆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形成了

丰富多彩、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如大青山游击

队、解放战争中的内蒙古骑兵,还有我们耳熟能详

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

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历史佳话,都是内蒙古地

区红色文化的生动体现.这些感人至深、凝聚人心

的红色文化,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内

蒙古地区多样文化形态的优秀品质,又与时俱进地

发展创新了这些传统历史文化,赋予其红色血脉和

全新的时代内涵,为构建“北疆文化”提供了系统的

文化架构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北疆文化”以红色

文化为底色、融多样文化于一体,融入到共同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当中.

(三)以守望相助为理念内核

“守望相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

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则百໿亲睦.”[3](P.105)这里的“守望相助”,讲的是邻

里间防盗御寇互相帮助、面对灾祸或者疾病互相照

料,在后来的语义演变中,引申为邻里和睦、互济互

助、共同应对困难之意,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处

理邻里关系的主要依据,成为维系古代社会秩序的

基本准则.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内

蒙古自治区考察时第一次提出“守望相助”理念,并

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

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

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

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

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

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互助和谐的思

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

创造美好生活.”[4]这既高屋建瓴地概括阐明了北

疆地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一直遵循的

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也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提

供了理念内核和使命任务.一方面,“北疆文化”以

守望相助为理念内核,旨在强调打造“北疆文化”品

牌需要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共同努力构

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明确了打造

20

第28页

“北疆文化”品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共同团㏿奋斗

促进北疆地区社会发展,助力构建良好的民族关

系,使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四)以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

精神标识是传统文化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的基本依据,是一种文化形态能够从传统

走向现代的关键纽带.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考察内蒙古时首次提出了蒙古马精神,随后在

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并亲自

将精神内涵概括为“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

绝不罢休”.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

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宝贵品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全

区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谱写新时代内蒙古

发展新辉煌的深切勉励.2023年6月,习近平总

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

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座谈会时,要求我们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

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蒙古马精神和

“三北精神”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充分展现了北疆儿

女鲜明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这两种

精神,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赓

续了红色文化血脉,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实践要求,又集中体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昂扬向

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顽强拼搏、敢战能胜的

奋进姿态;既为“北疆文化”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

又充分彰显了“北疆文化”的鲜明特征,是内蒙古各

族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是新时代内蒙古各族人

民续写辉煌篇章的重要精神源泉.

(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

主线.”[5]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

察时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

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

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

紧围㐁、毫不偏离这条主线.”[6]打造“北疆文化”品

牌是内蒙古自治区党ༀ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工作的新实践.“北疆文化”源

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浇灌,经过革命文化的淬

炼,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中逐渐显现出

来,凝聚了巨大的文化认同力量,能够更好更深入

地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把全区各族人民凝聚

在党的周围,使之有一致的价值观、一致的行为方

式、一致的民族情感、一致的奋斗目标,从而对中华

民族的整体价值和利益高度认同,使各民族团㏿归

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奋进的强大精神

纽带,使“一条主线”“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

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家园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二、“北疆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文化

之一,“北疆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的

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与其Ђ各民族文化一道

书写了中华文明从孕育到形成再到不断发展壮大

的恢宏诗篇.北疆地区多样文化和谐并存、交流互

鉴,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滋养.“北疆文

化”由多样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深刻反映了北疆

地区多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不断融入到中华民

族共同体大家庭当中的历史过程,彰显了北疆儿女

独特的审美取向、道德理念和价值追求.

(一)体现多民族、大融合的包容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

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

民族 共 同 缔 造、发 展、巩 固 统 一 的 伟 大 祖 国 的 历

史.”[7]从历史、地理、人文等多个角度看,北疆地区

民族众多、环境多变、文化多样,但最终都通过交往

交流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如

辽、夏、金、元等都是北部边疆民族建立的政权,这

些政权积极学习汉文化和中原王朝的管理制度,在

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特色鲜明、辉煌灿烂的文化,

为丰富发展中华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北疆地区

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如昭君出

塞、匈奴归附,以及隋唐时期突厥、回鹘、契丹、室韦

等北方民族与中原王朝的频繁往来,明朝时期的封

贡、互市,清朝的满蒙政治联姻、走西口、闯关东等

等,充分体现了北疆地区多民族、大融合的包容性

特征.近代以来,在各族人民自强不息、挽救国家

民族于危亡的奋斗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渐从

自在走向自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后,

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觉醒,找到

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进一步促

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良好环境.“北疆文

化”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的,从而具有

21

第29页

鲜明的包容性特征.

(二)坚守文化传承的多样性特征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是由异彩纷呈、各具特

色的地域文化融合而成的.“北疆文化”作为中华

文化主干上的绚丽一枝,其内部同样包括多种叶

脉,构成了“北疆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内蒙古高原

地域广阔,从东到西跨域了森林、草原、荒漠、沙地

等不同自然景观,具有不同特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

多样化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形态,

如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等;内

蒙古地区在早期历史时期就有人类的生存印记,产

生了多种具有重要意义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大窑文

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等;在内蒙古地区生活过

的民族也留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如匈奴文

化、鲜卑文化等.另外,还有一些基于内蒙古地区

标志性的地域环境或者人文景观形成的文化形态,

如黄河文化、阴山文化、长城文化等.这些文化形

态在北疆地区和谐共存、兼容并蓄,为“北疆文化”

的形成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

资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北疆地区各族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过了革命、建设和改革

的辉煌历程,在内蒙古地区凝㏿了丰富的红色文

化,从而赋予内蒙古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以红色血

脉和红色基因,实现了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各具特色的多样文

化形态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都是“北疆

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

重要资源.

(三)注重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性特征

一直以来,北疆地区作为东西方贸易的关键节

点,居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始终是中原和边

疆交流对话、东西方文化开放互鉴的重要纽带和桥

梁.在此过程中,“北疆文化”不断吸收融合来自其

Ђ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既丰富发展了自身内涵,

又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壮大增添了更多因子.如作

为古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丝绸之路,是当

时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同时还是推动东西

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在草原地带出土

的东罗马金币和波斯萨珊朝银币与波斯银壶,还有

在西方的金银器皿上施用的牡丹纹、莲花纹、龙凤

纹,都充分证明了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辐射面

广、冲击力强和持久性长,是一条历史悠久而又极

具影响力的文化线路.草原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后,

北疆地区又成为另外一条集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互鉴于一体的大通道———贯通南北茶贸易之路的

万里茶 道———的 关 键 节 点.万 里 茶 道 由 福 建 崇

安(现武夷山市)起,途经多个省份,经由内蒙古地

区进入现蒙古国境内,并经俄罗斯继续延伸至中亚

和欧洲其Ђ国家,干线总长13000 余公里,不仅促

进了中国南北方和亚洲大陆南北方向农耕文化与

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且还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

交流互鉴,是名副其实的万里文化通道.党的十八

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

堡,在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基

础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北疆文化”开放

性特征的有力见证.

(四)突显时代精神的创新性特征

“北疆文化”作为具有丰厚历史底蕴、传承至今

仍极具活力的地域文化形态,能够始终与时代发展

同步,积极主动汲取时代精华,真实地反映了我们

党不断推进“两个㏿合”的实践历程.中国共产党

自成立以来就高度关注民族问题.在党的民族政

策的强大感召下,内蒙古地区建立了民族地区最早

的党组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

区,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

合、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丰

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成为推动“第一个㏿合”

的成功例证,这同时也为“北疆文化”坚守文化根

脉、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基本保障.新时代新征

程,我们要通过努力践行“第二个㏿合”,在不断推

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进程中

持续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具体来说,就是按照马

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合的实践要求,

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

北疆大地落地落实,坚守文化根脉、继承优良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推进“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内蒙古力量.

(五)紧扣工作主线的实践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文化建设

作为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有机构成,成为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党的十九

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文化建设作出了

详细的规划和设计,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

体时间表,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在文化

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新

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

22

第30页

命.”[8]这同样是“北疆文化”的使命.除此之外,

“北疆文化”还肩负着在“润物细无声”中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使命.“北疆文化”具有丰

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各民族优秀传统习

俗、传统节庆、传统艺术、传统手工艺,还包括优秀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曲、传统剧目等等,

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进步思想内涵,在中

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如著名英雄史诗

«江格尔»«格萨(斯)尔»、史传文学«蒙古秘史»,还

有新中国成立后的乌兰牧骑等等,都是构筑中华民

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资源.打造“北疆文化”

品牌,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于、发生

于、实现于全区各族群众的文化实践活动当中,进

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

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具有鲜明的实践

性特征.

三、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需要重点处理的四对关系

“北疆文化”不是简单机械的文化拼凑.“北疆

文化”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旨在涵盖

北疆地区的所有优秀文化、体现内蒙古特征,为推

动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有力抓

手和重要载体.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也不是脱离

传统的另起炉灶,而是为了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文化

使命,共同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确理解

“北疆文化”和打造“北疆文化品牌”,需要正确处理

好四对重大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北疆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

现代文明”的关系

从中华文明孕育、形成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看,“北疆文化”作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植根于

内蒙古地区厚重的历史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脉,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繁荣作

出了重要贡献.如红山文化中的 C 型玉龙、北方

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的重要影响、近代以来内蒙古

地区形成的革命文化等等,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

最终形成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都产

生了深远影响.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来看,只有

着眼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

容性、和平性和“两个㏿合”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

把握“北疆文化”的核心内涵、价值理念、文化意蕴,

真正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有机融入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的宏伟目标,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

化使命.

(二)正确处理好“北疆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

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是包括“北疆文化”在

内的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

由多元汇集并融成一体.“北疆文化”既是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不间断的滋养,传承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

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这是“北疆文化”的

“根”和“魂”,是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必须在增强对中华文

化的认同、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主干”

和“枝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本末倒置,只有

这样,才能为繁荣发展“北疆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正确处理好“北疆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党的民

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打

造“北疆文化”品牌必须要紧紧围㐁、毫不偏离这条

主线.这要求对“北疆文化”的研究阐释、宣传推

广、转化运用等工作都要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要求及增进共同性的原则来展开,坚决防止

狭隘民族意识的滋长,这是推进“北疆文化”相关工

作的总方向.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要充分尊重、

包容各民族文化和内部多样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在

做好保护、传承各民族的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

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北

疆文化”品牌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

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认同,从而更好地维护民族团㏿,构建中华民族共

有精神家园.

(四)正确处理好“北疆文化”与办好“两件大

事”的关系

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这“两件大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嘱

托和深情厚望,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交给内

蒙古各族人民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文化建设

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和重要支撑,是内

蒙古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打造“北疆文化”品

牌是落实“两件大事”各项工作要求,实现内蒙古自

23

第31页

治区“闯新路、进中游”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重要

支点.因此,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紧紧围㐁办

好“两件大事”,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以实施一批

重大工程项目为载体,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以文

化的力量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为建设亮丽内蒙

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四、深刻把握打造“北疆文化”

品牌的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每一步探索都彰显着“两

个㏿合”的实践伟力.“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地区

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性表达,是与时俱进形成的符

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与内蒙古现代化建

设相适应的文化新形态,深刻体现了“两个㏿合”的

实践规律.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推动内蒙古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内蒙古各族人民

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文化力量,是在实

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展示内蒙古风采与

担当的生动体现.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

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8]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上,坚定文

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从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北疆文化”是在

中华文化根脉上一体演进发展的地域文化,历经世

代传承积淀,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

地域性视角把握,深耕中华文化沃土,充分挖掘“北

疆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蕴含、道德规范,把富有

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对

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为铸就中

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优秀文化元素等具有重要现实

意义.

(二)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宝贵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

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合是必由之路.”[8]这就要求我们从新时代

新征程新实践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

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

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合的同时,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践不断深入៿展.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第

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建设

模范自治区等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积累

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蕴含在“北疆文化”中

有待进一步挖掘的宝藏,是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进

“两个㏿合”,特别是第二个㏿合的宝贵资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之

根、民族和睦之魂.[9]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各

族人民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

生生不息、团㏿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北疆文化”

是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守望相

助、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提供了记忆标识、民族认同的叙事脚本,

呈现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表达,在

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凝聚干部群众

团㏿奋斗的精神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

“北疆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刻挖掘北疆文化的深层

意蕴以发挥其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价

值认同等功能,把有关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

故事讲足讲好,推动各民族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

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更加

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

社会环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

凝聚、团㏿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持续增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四)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

对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出了明

确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奋力书写中

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是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

各个方面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力和途径.将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殷切希望变为美好现

实,需要中华文明的支撑和浸润.打造“北疆文化”

品牌,就是为了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基础性作

用,把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使之对

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和利益高度认同,凝心聚力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也是完

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书写中国式现代化

内蒙古新篇章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北疆文化”

品牌,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

24

第32页

根植在北疆大地上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

起来,让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亮起来,为更好树

立和展现内蒙古的良好形象提供支点和舞台,为推

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凝聚起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

磅礴伟力.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党ༀ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

[N].内蒙古日报,2023-07-10.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

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求是,2021,(19).

[3]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4]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N].人民日报,2014-01-30.

[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

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6]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

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N].人民日

报,2023-06-09.

[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

民日报,2019-09-28.

[8]习 近 平.在 文 化 传 承 发 展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J].求 是,

2023,(17).

[9]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

日报,2021-03-06.

(责任编辑 张立伟)

OntheBasicProblems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

JIANXiao-wen

(InnerMongoliaAcademyofSocialSciences,HohhotInnerMongolia010010,China)

[Abstract]Puttingforwardtheconcept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andbuildingthe

brand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isacreativetransformationandinnovativedevelopG

mentoftherich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ofInnerMongolia,andisanimportantmissionandhisG

toricalresponsibilityentrustedbythePartyandthestatetothepeopleofallethnicgroupsinInnerMonG

golia.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isaregionalculturebornfromthehistoricalprocessof

communication,exchangesandblendingofvariousethnicgroups,withredcultureasthebasecolor,inG

tegratingdiversecultures,givingmutualhelpandprotectionasthecoreconcept,Mongolianhorsespirit

andthethree-northspiritasthespiritualsymbol,and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G

tionalcommunityasthemainline.Itembodiestheinclusivecharacteristicsofmulti-ethnicandgreatinG

tegration,adherestothediversitycharacteristicsofculturalinheritance,paysattentiontotheopencharG

acteristicsofculturalexchangesand mutuallearning,highlightstheinnovativecharacteristicsofthe

spiritofthetimes,andadherestothepracticalcharacteristicsofthemainlineofwork.Tobuildthe

brandof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itisnecessarytocorrectlyhandletherelationshipbeG

tween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andtheconstructionofmoderncivilizationoftheChinese

nation,th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ofChina,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

community,andaccomplishingtwomajortasks.Givefullplaytotheimportantroleofcultureofthe

northernfrontierofChinaintheconstructionofthemoderncivilizationoftheChinesenation,constantly

promotethecombinationofthetwo,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andpromotethemodernizationofInnerMongolia.

[Keywords]Cultur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ModernCivilizationoftheChineseNation;

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25

第33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视域下北部边疆安全建设机 制 研 究”(编

号:22VMZ013).

[收稿日期]2023-07-27

[作者简介]崔思朋,男,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史

学博士.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04

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崔思朋

(内蒙古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伴

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逐渐形成的,战国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开始走出农耕区的自然界限,与周边民族的疆土

逐渐相接且互有伸缩,形成了各民族因疆土之争产生的碰撞与交融历史.北部边疆作为历史上中国疆域波动

最为频繁、战略位置又极其重要的区域,自古及今都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战国秦汉以来各中原王朝与生活在

北部边疆各民族之间势力的强弱变化,导致双方实际控制疆域范围发生波动,这一过程也促进各民族之间逐

渐形成了相互依赖且不可分离的民族关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历

史作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

[关键词]北部边疆;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026-09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指出,“全面贯彻党

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

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

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

团㏿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㐁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以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

作”[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党和国家

民族工作的核心与紧要任务,但兼顾到中国历史与

现实国情,就需要有区别地对待不同区域及不同民

族的特殊性.①

中国边疆地区尤其是陆域边疆地区自古就是

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历史上“农耕区的西北、东

北先后成为匈奴、氐、羌、ᴀ然、突厥、回纥、铁勒、薛

延陀、沙陀、吐谷浑、党项、蒙古以及濊貊、肃慎、挹

娄、夫余、乌桓、鲜卑、室韦、库莫奚、豆莫娄、乌洛

侯、地豆干、勿吉、奚、契丹、靺鞨、满等非农业民族

或部族的活动区域”[3](PP.298~299).生活在北部边疆

的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

国疆域内其Ђ民族产生过深远影响.如赵武灵王

时期的“胡服骑射”弱化了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

26

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

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参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 299

页.由于各民族分布地域不同,彼此之间差异显著,在中华民

族共同体形成 过 程 中 发 挥 作 用 的 方 式 与 产 生 的 影 响 也 不 尽

相同.

第34页

间的对立冲突,推动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互动

与互鉴融通,展现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

吸纳力[4],增强了生活在北部边疆的各民族对中华

民族的认同与民族之间的交融.顾颉刚说:“汉人

的生活方式所取于非汉人的一定比较汉人原有的

多得多.”如“北方人谁敢保证其无胡人的血统,南

方人谁敢保证其无百越、黎、苗的血统”[5].因此,

生活在这一北部边疆的各个民族在碰撞与交融过

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无可

替代的历史作用.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梁启超在20世纪初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

念并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

数民族混合而成.”[6](P.4)继而又在«中国历史上民

族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始即是多元的

㏿合,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融汇化合,逐

步 ‘混 成 为 数 千 年 来 不 可 磨 灭 之 一 大 民

族’.”[7](P.82)随后,孙中山提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

国家 ”[8](PP.528~529)、顾 颉 刚 提 出 “中 华 民 族 是 一

个”[5]、傅斯年提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9](P.125)等

观点,逐步确立了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共同组成

的多元统一的“共同体”①的基本㏿论.

历史上,中国疆域内出现过的各个民族在碰撞

与交融的过程中共同缔造并形成了紧密相连、不可

分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历史走到今天并继续走

向未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影响下,中国成为世

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或是被其Ђ文明取代

的国家,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维系着中华民族共同

体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

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延绵不

绝、经久不衰.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

恰如有源之水,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

厚的历史根基.”[10](P.292)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华民

族共同体是确保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之

根本,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一脉相承.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

的全过程,其间经历了无数“天灾”与“人祸”的考

验,更是多次直面危亡,但中华民族都能以华夏儿

女所特有的坚韧不᠀的毅力和英勇顽强的精神进

行抗争,在危机中崛起,在多难中兴邦.

如距离我们最近的晚清近代历史.自1840年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中屡屡

失败,并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②,国内也掀起

了多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在内忧外患局面的猛

烈冲击下,中国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许多仁

人志士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事业中,但终究因对中国

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及缺乏正确理论指导,没能成

功.③ 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马克

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开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合,探

索实现民族独立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正确

道路.1919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说道: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 压迫愈深,反动

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中华民族的大联合,

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11](P.359)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全中国人民动员

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

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要“动员蒙民、回民

及其Ђ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

同抗日”.[12](P.355)

1938 年中共中央又提出要建立

“团㏿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夷、番

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13](P.760)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终取得

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并成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因而“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

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

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4].中

国疆域内出现过的所有民族都是中国历史的创造

者并在其中发挥了各自的历史作用,在此过程中形

成了紧密相连、不可分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27

英国思想家雷蒙威廉斯指出,共同体“似乎从来没有用负面

的意涵,并 且 不 会 被 赋 予 明 确 的 反 对 意 涵 或 具 区 别 性 的 意

涵”,而是“具有‘直接、共同关怀’的意涵”.参见雷蒙威廉

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1页.

中国即便在中法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同样签署了不平等的

和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

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

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

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

变旧中国的 社 会 性 质 和 中 国 人 民 的 悲 惨 命 运.”参 见 习 近 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胜利———在 中 国 共 产 党 第 十 九 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报

告(2017年10月18日)»,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第35页

经历了无数磨难与危亡之际的考验,中华各民

族更加紧密团㏿在一起形成的坚不可摧的中华民

族共同体维系着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因而 A.J.汤

因比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

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起

来.Ђ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

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15](P.294)在此过程中,

不同民族之间虽然出现过对立冲突乃至于兵戎相

见,但始终保持着多元一体的格局继续向前发展,

对此费孝通指出,各民族在相互“接触、混杂、联㏿

和融合”及“分裂和消亡”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

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

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6].中华民族作为多元

一体的“共同体”,其“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

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

线 和 方 向,多 元 是 要 素 和 动 力;两 者 辩 证 统

一”[17](P.150).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国疆域内出现过的所

有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辽阔疆域的基

本概括,且深深地融入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

华民族共同体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

体,维护及巩固着共同体并发挥其在党和国家民族

工作中的作用,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

要目标.换句话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

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广大民众对中华民族作为多元

一体的共同体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

团㏿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是民族团㏿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进步教育,引导

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

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

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

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8]但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

位置与本民族文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地位及作用不尽相

同,这就需要我们有区别地对待不同区域及不同民

族的特殊性.

二、北部边疆对中华民族

共同体的突出历史贡献

目前北部边疆已发掘的人类文明历史从旧石

器时代早期的大窑遗址到青铜器时代夏家店下层

文化与朱开沟文化,跨越了数十万年,同黄河与长

江流域一样有着悠久的人类历史.伴随着中国疆

域不断向外៿展,越来越多的民族融入到中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之内,但中国四周分布有高原、山地、沙

漠及海洋等多种自然实体,使中国疆域呈现出相对

封闭的空间特征.① 这也导致边海与边高原地区

成为古人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唯有农牧交错带

的正北方、西北方,非农耕民族的游牧生活所依托

的草原与荒漠,成为疆域伸缩的舞台,以疆土为背

景的武力争雄与文化交融几乎可称这一地带上演

的历史主剧目”[19].因此,在中国广阔的陆域与海

域边疆中,北部边疆尤为特殊,不仅在史前时代成

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及中华民族起源与发展的核

心区之一,而且是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国家治理尤其

是边疆安定的关键所在,中原农耕民族与诸草原民

族在这一地带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碰撞与交融.北

部边疆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

展.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北部边疆深刻地影

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进程.

(一)北部边疆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与发展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疆域内就已出现了存在

一定差异但又紧密联系的区域性人类活动与人类

文明早期形态.作为中国早期人类重要分布区域

之一的内蒙古地区已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30

余处.如大窑遗址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大部分时

间,遗址中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大型石器制造场,出

土的刮削器、尖状器和锥状石核等石器具有细石器

特征,与华北地区细石器存在一定关联.[20]细石器

起源于华北地区并以华北地区为中心扩散至周围

广大地区,传入北部边疆后取得了一定发展也体现

出此时期北部边疆与其Ђ区域人类之间的密切交

流互动.又如萨拉乌苏遗址,学界有关中国现代人

起源存在“近期出自非洲说”和“多地区进化说”两

大观点,其争论的关键点之一是早于6万年前的中

国是否存在具备现代人特征的古人类,河套人化石

28

①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一个原

因在于地理方面:它与人类其Ђ伟大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

无双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

脉、沙漠和辽阔的太平洋所隔断.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在于,

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面临外来入侵的情

况下,发展自己的文明.”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

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吴

象婴审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9页.

第36页

属于晚期智人(距今约14~7万年),虽保留一定原

始性状,但体质特征已接近现代蒙古人种,具备现

代人特征.[21](PP.226~227)河套人进一步证实了中国

古人类是本土起源,同时也表明北部边疆作为中国

早期人类起源的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

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奠定了多元一体特征.

新石器时代内蒙古地区已发掘的遗址有100

多处,影响较大的有兴隆洼、赵宝沟、红山、海生不

浪及老虎山等文化,尤以红山文化的跨越时间最

长、影响也最深远.如“牛河梁遗址”出土了大型祭

祀中心,里面存有规模宏大的庙、坛、冢等,其中有

一处圆 形 三 重 大 坛,外 圈 直 径 是 内 圈 直 径 的 2

倍(内直径11米、外直径22米)[22],与首见于«周

髀算经»中的“七衡图”所示外内衡比值相同①,表

明人类文明起源时期北部边疆的一些文明要素对

后世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或存在着关联.红

山文化还出土了大量玉器,以玉龙最具代表性.北

部边疆带有龙元素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兴隆洼

文化的石块堆塑的龙、赵宝沟文化的龙游云端图案

及红山文化后期龙纹的抽象化等.对龙的崇拜和

以玉为贵的思想是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重

要阶段特征,在距今5500年前的黄河中下游、长江

中下游等地,普遍形成了对龙的崇拜和以玉为贵的

理念,也出土了与北部边疆极为相似的龙形玉器,

这些人类遗址虽然相距甚远,但却存在如此相似的

文化因素,说明各个人类文化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信

息交流,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及中华民族形成的

重要基础.[23]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区之间的交流

互动推动了各区域人类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且不

可分离的关系,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部边疆人类

文明渐渐汇入中华文明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上的交流互动也表明北部边疆与其Ђ地区存

在密 切 往 来,推 动 了 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的 形 成 与

发展.

新石器时代㏿束后,北部边疆逐渐过渡至青铜

器时代,西方学界曾将青铜器视为人类文明起源的

标准之一②,但青铜器时代已是中华文明进入完善

甚至是早期阶段.北部边疆的青铜器文明具有深

远影响,如“鄂尔多斯青铜器”,目前在山西、陕西、

甘肃、河北、辽宁、河南、新疆及北京等地的数十处

遗址中均出现了带有鄂尔多斯青铜器特征或样式

的青铜器,只是以上各地出土的此类青铜器与当地

其Ђ类型青铜器混杂分布,数量及种类较少,年代

也晚于鄂尔多斯地区最早青铜器的出现时间,应是

受到鄂尔多斯青铜器文明的影响.[24]北部边疆也

出土了与龙相关的青铜器,如“蟠龙盖罍”,是西周

早期盛酒器,目前全国共发现4件,内蒙古喀喇沁

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件,四川彭州2件,湖北随州

1件.由此推知,商周时期带有“龙”元素的青铜文

化已传播至很多地区.[25]在三个距离较远地区发

现的极为相似的“蟠龙盖罍”说明北部边疆在中华

文明起源和发展早期就已经在意识上与其Ђ区域

有了某些一致性,说明新石器时代之前北部边疆与

其Ђ地区就已存在交流互动的事实,这是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基础.

自青铜器时代开始,“游牧”逐渐成为北部边疆

的主要文明形态.«史记»载:“唐虞以上有山戎、猃

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牲畜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

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然亦各有分地.”[26](卷110P.2879)游牧是对草原自然环

境与气候条件的精准把握与合理利用,有效维持了

草原民族生存发展与草原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如五世纪的科尔沁地区,契丹部落在“库莫奚东,异

种同类,俱窜于松漠之间”[27](卷100P.2223).至六世纪

时,因契丹人数十年发展游牧经济,当地自然环境

有所 恢 复.«北 史»载:“经 数 十 年,稍 滋 蔓,有 部

落真君以来,岁贡名马.献文时,使莫弗纥何

辰来献,得班乡于诸国之末.归而相谓,言国家之

美,心 皆 忻 慕,于 是 东 北 群 狄 闻 之,莫 不 思

服.”[28](卷94P.3127)

综上可见,北部边疆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以原

始农业为主,至青铜器时代,因自然因素波动影响

出现了由原始农业向畜牧业的过渡.随着青铜器

时代以来农业分布范围逐渐南退,在北部边疆南部

区域形成了农牧业交错分布的过渡带,这一区域也

成为农耕与草原民族碰撞、交融最活跃的区域,两

种文化彼此汲取、互相注入,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

29

七衡图将太阳周日视运动轨道设想为七条同心圆,由内到外

分别为一衡、二衡七衡,两衡之间空隙为“间”,直线距离

相同,太阳每移动一衡相当于1个月,从一衡移动至七衡后再

回到一衡需要1年(12个月)时间.参见程贞一等译注«周髀

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84~89页.

中外学界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界定标准并不一致,一些西方

学者把城市、文字、青铜器视为文明起源的三要素,将中华文

明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中国而言,将社会分工、礼仪

规范、人口增加与集中分布导致出现的城镇聚落、文字记录及

历法或法规、阶级分化等纳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界定标准,由此

判定中华文明起源至少可以推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参见崔思朋«中华文明起源视域下的北部边疆»,载«中国史研

究动态»2023年第2期.

第37页

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北部边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

部分

北部边疆及以北地区是辽阔的欧亚草原带,欧

亚草原带从东亚的中国东北一直延伸到西欧的匈

牙利,是历史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地理

大发现以前,尽管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美洲

地区的文明和商业也很繁荣,但基本上处于各大陆

地区的内部交流状态.欧亚大陆(包括地中海沿岸

的北非地区)内部由于草原丝绸之路的存在和南方

海上丝绸之路的补充,其联系更加紧密,商品贸易

交流更加发达.[29](P.34)但生活在欧亚草原带的草原

民族也与临近的农耕民族之间存在着对立冲突.

对此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它为由欧亚大陆边缘

地区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进行交往提供了一条

陆上通道.靠大草原养活的游牧民们总是赶着Ђ

们的牧群,到处迁徙,并随时准备着,一有机会,就

去攫取北京、德里、巴格达和罗马的财富.肥沃的

大河流域和平原创造了欧亚大陆古老的核心文明,

而 大 草 原 则 便 利 了 这 些 文 明 之 间 的 接 触 和 联

系.”[30](P.59)这种草原民族与邻近农耕民族之间的

对立冲突在中国北部边疆最为显著.北部边疆所

处的地理区位使其成为中国疆域波动及各民族碰

撞与交融最频繁的区域,同时也是各中原王朝国家

治理尤其是对边疆民族地区施政的核心区域.

赵现海将“北中国亚洲内陆与北方平原接壤地

带”称为“核心边疆”,并指出,“核心边疆是中原王

朝、北族政权扩张权力、统一全国的‘地理阶梯’与

‘经济过渡区’,可以合称为‘过渡阶梯’”,“为得到

核心边疆,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北方族群在这一地

带投入了最多的精力与资源”.[31]“核心边疆”即包

括北部边疆的主体区域,这一地带同时受到中原王

朝与草原民族的高度重视,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区

域,由此影响到农牧业的分布范围,直接体现在北

方农牧交错带的波动上.一般而言,当中原王朝处

于强盛时期,往往在实际控制这一地带时会推行农

业,从而向北方及西北方៿展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

范围;相反,若是草原民族强盛时期,游牧经济也会

随其控制区域向南៿展,出现相同方向的波动,导

致北方农牧交错带范围南缩.但也存在一个普遍

现象,那就是双方在碰撞与交融过程中,草原民族

会接受农业(以农耕区出产各种物资为主),通过贸

易获取、武力掠夺或自身发展一定的农业等方式满

足这一需求,由此促进双方的交流融合①,推进了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

北部边疆的和平稳定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维持至关重要.随着秦汉以来中原王朝控制疆域

向周邻地区៿展并与生活在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

碰撞与交融的增多,东、西、南三个方向的陆域边疆

分布范围因地理环境制约逐渐稳定下来,北部边疆

的范围波动逐渐凸显并成为各民族碰撞与交融最

活跃的区域.此后,“中原王朝疆域的伸缩变化,主

要是与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区游牧民族(匈奴、鲜卑、

ᴀ然、突厥、契丹、蒙古)之间”[32],也即中原农耕民

族与草原民族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物资而导致

的,几乎贯穿于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

并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疆域波动.韩茂莉将中国疆

域形成过程划分为“黄河与长江流域两大农耕区的

联合、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基点的疆域伸缩、

突破北方农牧交错带三个阶段”[19],第二与第三阶

段均围㐁着北方农牧交错带展开.第二阶段出现

在秦汉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明代,北方疆域围㐁着北

方农牧交错带出现多次南北波动;第三阶段出现并

完成于清前中期,一直持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战败导致领土遭到侵略.但在第三阶段,中国

疆域突破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限,向北方农

牧交错带以北及西北地区大幅度៿展,北部边疆也

成为秦汉以来各中原王朝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清人张曾对此有这样一段论述:“云朔以北,沙漠以

南,为华夷交界,从古战争之地,见诸史策者最多,

不独一州一邑,难以几及.即以一行省之大,亦无

如此事蹟之繁,记载之富者.廿一史汗牛充栋,边

事每居十之二三,西北边防较别处尤重,此间属南

北管钥,中外强弱之势,即以其地之属南属北定之.

三代以前,远难稽考,自赵主父筑长城,自代并阴山

下至高阙为塞之后,迄我朝臣服土默特蒙古以前,

干戈代兴,几无虚岁,非若Ђ志,于兵戈一门,寥寥

数纸可以尽之.”[33](PP.317~318)北部边疆作为历史时

期中原农耕区与草原游牧区的中间过渡地带,战略

地位十分重要,北部边疆及西北地区的稳定与清朝

的有效治理对于中国疆域形成的意义重大.格鲁

塞评价道:“乾隆皇帝对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尔的

吞并,标志着实现了中国自班超时代以来的十八个

30

① 王方晗就汉朝与匈奴之间的交往指出,汉朝的“农作物渗透到

了游牧文明中,作为罕见珍贵的外来产品深受匈奴贵族的喜

爱,不仅成为饮食的一部分,也在墓葬文化中占据了特殊的礼

仪性位置”.参见王方晗«汉代黄河河套区域农业发展与边疆

农牧文明的互动与融合»,载«民俗研究»2021年第6期.

第38页

世纪中实行的亚洲政策所追随的目标,既定居民族

对游牧民族的,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34](P.670)

直到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瓜

分中国疆土之前,清朝疆域不仅辽阔而且完整.因

而自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在北部边疆的

碰撞与交融持续不断.在此过程中不仅促进了中

国疆域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

一步发展,北部边疆因其地理区位而强化了它在中

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地位.

三、北部边疆在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建立在中

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基础上

的.今天的中国是由汉族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及

一些未被识别民族共同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如果把历史上那些出现在中国疆域之内但又消失

的民族也算在内,那么中国的民族数量则更多.费

孝通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一书中深刻揭

示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并论述

了这一特征是中国能够保持高度统一与中华文明

一脉相承的关键所在.[35]秦汉以来,作为绝大部分

历史时期的中原王朝统治者,凭借其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优势,长期稳步地深入到其Ђ民族之

中,建立起汉族与其Ђ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其间虽

然不乏对立冲突乃至于兵戎相见,但由此也建立起

了各民族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网络,并把各民族团

㏿在一起形成了更加紧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北部

边疆及生活在本区域的各民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一)北部边疆的和平稳定是古代中国繁荣昌

盛的基础

北部边疆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受到学界的

普遍关注.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西方学界

多将长城视为中原王朝防御草原民族的边界线,而

且这样线性割裂双方之间的关系在传统中国历史

记述中也普遍存在①,导致我们在相关历史解释中

出现困难或矛盾.西方学界对此形成了影响深远

的“内陆亚洲”学说,此学说奠基者拉铁摩尔指出,

“中国的长城线是世界的绝对边界之一”[36](P.17).

近代日本企图瓜分中国领土时也大肆鼓吹长城以

外非中国,如田村实造等借助美国学者魏特夫的

“征服王朝论”提出了“北亚历史世界论”,人为地把

长城以北的草原民族历史从中国历史中分离出来,

为日本侵略中国开脱罪责.[37](P.624,648)很显然,这种

线性割裂中原王朝与北部边疆的观点是错误的,这

就需要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国历史

发展进程中探寻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脉络,分析各个民族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历史作

用,有力回击那些分裂中国、歪曲中国历史的不当

言论.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历史上强盛王朝的出

现离不开对边疆地区尤其是北部边疆的有效治理.

正如巴菲尔德指出的,“中原与蒙古高原交界地区

占据了其北部边地的中心”[38](P.23).Ђ进一步解释

道:“从蒙古高原的边缘向南俯瞰中原,则以长城为

界.很难确定这里的边界线,因为它横跨着一个过

渡区域,这一区域既生活着游牧民,也生活着农民.

尽管这里没有牧地以吸引游牧民,但是中原的富庶

使得这块边地成为将草原各处的部落吸引过来的

一块磁石.对草原民族来说,中原是财富的宝库,

这是一块边地市场欣欣向荣而粮食、衣物以及俘虏

源源不绝的地区.它还是能从中原王朝那里当作

礼 物 勒 索 到 的 诸 如 丝 酒 之 类 奢 侈 品 的 来

源.”[38](P.23)随着秦汉以来中国疆域范围向周边地

区៿展,中原王朝与生活在北部边疆的各民族逐渐

发生关系.强盛时期,中原王朝治理下的北部边疆

地区长期维持着和平稳定局面,尤以秦与西汉、隋

唐及清代最为显著,这三个时期的中国均建立起了

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同时也是北部边疆较为和平稳

定的历史阶段.

尤其到了清代,清前期统治者注重开发边疆,

大大改变了“重中原,轻边疆”[39](P.105)的传统观念.

正如康熙所言:“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

恩 于 喀 尔 喀,使 之 防 备 朔 方,较 长 城 更 为 坚

固.”[40](P.677)清朝将整个蒙古草原视为北部边疆,

这是清朝与以往中原王朝治理北部边疆的最大不

31

① 马立博指出:“在遭遇新的环境和族群时,汉人和Ђ们的编年

史家总会陷入这样的叙述模式:蛮夷和Ђ们的环境就应该被

驯服和教化.持这种观点的历史学家,在Ђ们的著作中总会

有意无意地将汉人描述成一股积极进取的力量,而周边的其

Ђ族群及其生活的环境,则仅仅是被改造的对象.在这种‘自

然—文化’二元㏿构中,以汉人为中心的叙事模式总是将汉人

置于‘自然’之上或之外,而‘自然’则是终将要被汉人‘教化’

的,其Ђ的族群和环境也都应该接受汉人的改造,事实上也确

实如此.”参见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关永强、

高丽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6页.

第39页

同.随着清朝对蒙古问题的有效解决,北部边疆及

以北的蒙古草原上的和平稳定局面长期存在,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移民、土地开垦及经济文化交

流,促进了北部边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亦如

雍正言:“历代以来,各蒙古自为雄长,亦互相战争.

至元太祖之世,始成一统.历前明二百余年,我太

祖高皇帝开基东土,遐迩率服,而各蒙古又复望风

归顺,咸禀正朔,以迄于今.是中国之一统,始于

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

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41](P.99)雍正在

«大义觉迷录»中进一步指出:“自我朝入主中土,君

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

土开៿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

外之分论哉!”[42](P.5)

北部边疆和平稳定局面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在

此区域中的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推动了清代中

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辽阔疆域的繁荣发展.王钟

翰指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于我国边疆地区各民

族,创制、执行不同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清代

的民族宗教政策不但超周、秦、汉三代,甚至连显赫

一 时、地 跨 欧 亚 二 洲 的 大 元 帝 国 亦 瞠 乎 其

后.”[43](P.225)邹逸麟也认为:“清代前期统一帝国的

形成,是将两三千年来,形成的农耕、畜牧、狩猎采

集三大经济区融合在一个政权之内,是三大经济区

的民族在长期相互交流、融合的自然㏿果.”[32]以

上有关清代中国疆域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较高评

价,缘于清朝对北部边疆的有效治理,体现出北部

边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奠定了北部边疆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

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二)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

义重大

以今内蒙古地区为主体区域的北部边疆自古

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历史上,北部边疆的各个民

族在长期碰撞与交融过程中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

体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到了清代,随着汉、回等民

族移民的大量迁入并与当地蒙古族及其Ђ民族的

深度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多数、以蒙古

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状态,这是今日内蒙

古地区多民族聚居的基础.

内蒙古地区位于祖国正北方,外与俄罗斯、蒙

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同时也是我国

重要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

特色区,区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特色鲜明.2020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有汉、蒙古、

满、回、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49个民族,在全

区常 住 人 口 中,“汉 族 人 口 为 18935537 人,占

78.74%;蒙古族人口为 4247815 人,占 17.66%;

其Ђ少 数 民 族 人 口 为 865803 人,占 3.60%.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

715150人,减 少 3.64%;蒙 古 族 人 口 增 加 21722

人,增长 0.51%,其 Ђ 少 数 民 族 人 口 增 加 36262

人,增长4.37%”[44].当下内蒙古地区仍然是多民

族聚居区,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稳中有增.因

此,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北部边疆不仅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

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同样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始终

高度重视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工作,充分认可内蒙古

自治区在民族工作中做出的成绩.习近平总书记

三次(2014年1月27—28日、2019年7月15—16

日与2023年6月5—8日)到内蒙古考察调研,连

续5年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审议.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

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

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

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45]这些都体现出

党和国家对内蒙古地区的高度重视.

内蒙古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

不仅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探索者与践行者,

在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更是扮演着无

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也必将承担起重要的历史使

命.对此,“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建设,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

快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民族事

务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

量发展,让民族团㏿之花常开长盛”[46].这就需要

我们深刻认识北部边疆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尤

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需要我们立足现实、充分重视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愈是整合了不同

的文化特质,就愈丰富,愈有生命力,而一个文化体

系愈丰富,愈有生命力,它的整合能力就愈强”;对

32

第40页

于中国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在各个历史时

期不断整合各民族文化特质”,使中华民族“如滔滔

江河,川流不息,具有无限的生命力”.[47](P.240)各民

族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纽带被紧密联系在一

起.在这个共同体内部,“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繁

衍生息的主要地区.因此,边疆政策的最重要内容

之一即是处理民族关系为广大民族群众打造

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推进统一多民族

中国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良性发展”[48].中国

辽阔的北部边疆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各民族对中

国历史的影响最为深远,直接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

体的形成,并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进

程,这也决定了北部边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

2017-10-28.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N].人民日报,2022-10-26.

[3]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5.

[4]蒋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各民族互鉴融通的典范[N].

中国民族报,2021-12-07.

[5]顾 颉 刚.中 华 民 族 是 一 个 [J].益 世 报 (边 疆 周 刊),

1939,(9).

[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一)历史上中国民族

之观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中国历史上民族

之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9.

[8]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傅 斯 年 全 集 (第 4 卷)[M].长 沙: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

2003.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学习 问 答 [Z].北 京:学 习 出 版 社,人 民 出 版 社,

202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ༀ«毛泽东早期文

稿»编纂组.毛 泽 东 早 期 文 稿(1912 年 6 月—1920 年

11月)[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

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5册)[Z].北京:中央

文献出版社,2011.

[1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2019-09-28.

[15]A.J.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对话录[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16]费 孝 通.中 华 民 族 的 多 元 一 体 格 局[J].北 京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引发代表ༀ员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要团㏿奋斗、

真抓实干———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N].人民日报,2022-03-07.

[19]韩茂莉.历史时期中国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J].中国

文化研究,2016,(2).

[20]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呼和浩特市东郊旧

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发掘报告[J].文物,1977,(5).

[21]内蒙古博物院,等.萨拉乌苏河晚第四纪地质与古人类

综合研究[Z].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

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J].文物,1986,(8).

[23]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J].中

国史研究,2022,(4).

[24]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J].考古学

报,1988,(3).

[25]商越.蟠龙盖罍证实商周时期南北文化交流频繁[N].

辽宁日报,2023-01-28.

[2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8]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9]杰里 本 特 利,赫 伯 特 齐 格 勒.新 全 球 史 (1000—

1800年)[M].魏 凤 莲,译.北 京: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14.

[30]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全 球 通 史———1500 年 以 前 的 世 界

[M].吴象英,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1988.

[31]赵现海.中国古代的“核心边疆”与“边疆形态”[J].石

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32]邹逸麟.论清一代关于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J].历史

地理,2010.

[33]张曾.归 绥 识 略 史 鉴 [Z].绥 远 通 志 稿 (第 12 册)

[Z].绥远 通 志 馆,编 纂.呼 和 浩 特:内 蒙 古 人 民 出 版

社,2007.

[34]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M].蓝琪,译.项英杰,校.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2.

[3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1999.

33

第41页

[36]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唐晓峰,译.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7]田村实造.中國征服王朝について―總括にかえて―

[A].中国の征服王朝研究[C].日本东洋史研究会,

1971.

[38]巴菲尔德.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M].袁剑,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9]吴楚克.中国边疆政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05.

[40]清实录(第5册)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

五月庚寅[Z].北京:中华书局,1986.

[41]清实录(第8册)清世宗实录(卷八三)雍正七年七月

丙午[Z].北京:中华书局,1986.

[42]雍正.大义觉迷录(卷一)[Z].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

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第四辑)[Z].北京:中华

书局,1983.

[43]王钟翰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

社,1999.

[44]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号)———

全区常住人口情况[J].内蒙古统计,2021,(2).

[45]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

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

民日报,2021-03-06.

[46]孙绍骋.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

范自治区崇高荣誉[N].中国民族报,2022-11-25.

[47]司马 云 杰.文 化 社 会 学 [M].太 原:山 西 出 版 集 团,

2011.

[48]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边疆史地研

究,2004,(3).

(责任编辑 冯军胜)

TheSignificanceoftheNorthernFrontierofChinafor

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CUISi-peng

(ResearchBaseof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InnerMongolia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010021,China)

[Abstract]Thefoundationfor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isthe

Chinesenationalcommunity.Lookingbackathistory,itcanbefoundthattheChinesenationalcommuG

nitywasgraduallyformed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Chinesehistory.EspeciallysincetheWarring

StatesPeriod,Qinand HanDynasties,theCentralPlainsDynastybegantostepoutofthenatural

boundariesoffarmingareas,graduallyconnectingwiththeterritoriesofsurroundingethnicgroupsand

expandingandcontractingeachother,promotingthecollisionandintegrationhistoryofvariousnationG

alitiesduetoterritorialdisputes.Thenorthernfrontierisanareawiththemostfrequentfluctuationsin

China'sterritoryinhistoryandanextremelyimportantstrategiclocation.IthasbeenaplacewheremanG

yethnicgroupshavelivedtogethersinceancienttimesandtoday.Withthechangesinpowerbetween

theCentralPlainsdynastiesandthemanyethnicgroupslivingonthenorthernfrontiersincetheQinand

HanDynasties,theactualcontroloftheCentralPlainsdynastiesfluctuated,andgraduallycollidedwith

andblendedwiththemanyethnicgroupslivingonthenorthernfrontier.IthasformedaninterdependG

entandinseparableethnicrelationshipandhasbecomeanimportantpartoftheChinesenationalcommuG

nityandplayedakeyhistoricalroleinit.It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to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G

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Keywords]NorthernFrontierofChina;Unified Multi-ethnicCountry;ChineseNationalComG

munity;Consolidat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34

第42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索、基本经验及典型案例研究”(编号:19XKS022);广西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重点ༀ托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2DWT05).

[收稿日期]2023-08-14

[作者简介]唐英毅,女,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何博,男,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0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发展与演进规律

唐英毅1,2, 何 博3

(1.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27;

2.南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3.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生成、觉醒和勃兴,始终伴随并统一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

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民族的起源中孕育,在各族人民共创中华的过程中逐渐生成,在近代中华

民族对外抗争中初步觉醒,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谋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走向勃兴.在这一发展历

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归属、维护、发展等各层次内涵不断丰富,其状态也从自在向自觉再到自为

转变.其演进是实体发展与意识进步双向互动的过程,是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而不断递进深化的螺

旋上升运动,是顺应历史趋势与自觉构建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演进规律

[中图分类号]K280.0;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035-08

引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牢固树

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P.148),党的十九大报告

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P.31).由

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政治话语、媒

体话语的高频词汇和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关

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内

涵、理论渊源和建设路径等方面,少数学者开始转

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尽管在不同时期有

不同称呼和表现形态,但其在本质上均是对中华民

族共同体整体性的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意识包含认

知意识、归属意识、维护意识和发展意识四个层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伴随

着中华民族发展历程而呈现出从自在、自觉到自为

的历史逻辑:它作为一种自在意识,存在于中华民

族孕育形成的历史长河之中;作为一种自觉意识,

肇始于中华民族抵抗外敌入侵之时;作为一种自为

意识,勃兴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矢志推进复

兴伟业的奋斗历程之中.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

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

35

第43页

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3](P.7),也是一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生成、觉醒和勃兴的历

史.从中国各民族交融汇聚史中寻绎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发展轨迹,有助于从宏阔的历史性维度

增强历史主动和规律把握,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的起源与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

中华民族的起源阶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的孕育期,体现为各民族追求华夷统一,滋生出

对“中国”整体性的初步认知.中华民族起源于旧

石器时代至秦统一以前的漫长时期,在各族群的分

化重组融合过程中,“华夏”与“四夷”、“中国”与“四

方”等意识逐渐形成.随着民族交往的进一步深

入,华夏民族及其认同圈逐渐扩大,衍生出五方之

民共属天下的夷夏一体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各民族 群 体 追 求 夷 夏 统 一 的 过 程 中 逐 渐 孕 育

萌芽.

(一)华夏民族的形成和“中国”观念的产生

远古时代,中华大地上各部落集团在交往交流

中不断交融聚合.距今约5000年前,以炎、黄为代

表的各族群从黄河中上游逐渐东进与北上,以太

昊、少昊为代表的东夷族群则西进与北上,两大集

团历经多次战争,在征伐与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夏、

商、周三族,并历经千余年发展融合成华夏民族的

雏形,又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融合形成汉族的前

身———华夏民族①.

相对于其Ђ族群而言,华夏在经济、社会、文化

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使其在观念

中认为自己居于中心之地,是其Ђ族群向往和围㐁

的中心,即 “中 国”.«尚 书 武 成»中 有 “华 夏 蛮

貊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之说,孔颖达

疏曰:“‘华夏’谓中国也.”[4](卷10PP.434~435)迄今已知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尚书梓材»及何尊铭文,从

«梓 材 »中 “皇 天 既 付 中 国 民 越 厥 疆 土 于 先

王”[4](卷13P.567)推知,商人被认为是“中国”之民.何

尊铭文中云:“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5](P.38)武

王克商后以诰天之辞表达将在“中国”行建制,表明

周获得天命认可的“中国”统治权.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的空间和文化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秦、吴、

越、楚纷纷接受中原文化,获得中原诸侯国认同而

归于“中国”.

(二)五方格局与“天下观”框架下夷夏观念的

发展

华夏民族在考量自身与周边关系时沿袭了以

己为中心的观念,但双方并非你进我退、彼此割裂,

而是同属天下,且界限不固定,在观念意识层面为

各民族相互体认留足余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

与“四夷”的意识逐渐形成,“夷夏之辨”和“夷夏一

体”两方面观念长期共存,并呈现出从前者向后者

发展的趋势.

其一是夷夏之辨.以“中国”自居的华夏族群

基于“中国”的先进性而互相归为自己人,并极力维

护和发展这种先进性,于是在华夏内部产生了“中

国”认同意识.早期中国认同意识既为华夏民族的

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也造成了夷夏分野,催生了夷

夏之辨,主要表现为强调尊王攘夷、严夷夏之防,如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6](P.2172),“夷狄之有君,不如

诸夏之亡也”[7](P.16).

其二是夷夏一体.夷、夏的判断标准决定了二

者可互易,如“中国有恶则退为夷狄,夷狄有善则进

为中国”[8](P.163),“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

中国之”[9](P.20),主要强调基于对共同文化传统和

价值 规 范 的 认 同,至 于 “其 血 统 如 何,在 所 不

论”[10](P.178).因此,礼分夷夏指向了夷夏意识的另

一面———追求夷夏一体,即从天下观的角度看待同

属 统 一 天 下 的 夷 夏,如 孔 子 倡 导 “有 教 无

类”[7](P.148),“四 海 之 内,皆 兄 弟 也”[7](P.106).在 天

下观框架下,华夏居中而称“中国”,其与周边的东

夷、西戎、南蛮、北狄形成五方格局,五方之民同居

四海,形成四海之内天下统一的整体意识[11](P.98),

为推进夷夏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夷夏统一的追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萌芽

随着华夏民族及其文化向四周扩散及周边民

族对“中国”的向往和内聚,“中国”概念逐渐超越地

理意义而上升为先进生产力和文明社会的象征,

“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而恩普,物靡不得其所”,

以 致 四 方 之 民 “举 踵 思 慕,若 枯 旱 之 望

雨”[12](卷117P.2653),夷夏统一成为共 同 追 求,形 成 以

“中国”为核心不断吸纳四方之民的凝聚模式.先

秦时期的政权分立与各族群打破地域区隔加速交

流融合是同一演化过程,在华夏民族不断融合、吸

36

① 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18年,第97~98页.

第44页

纳其Ђ民族的凝聚过程中,各民族的共同性、一体

性和相互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

孕育萌芽.

二、各族人民共创中华与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从秦汉统一王朝建立至鸦片战争前,各族人民

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创中华的历程也是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过程,体现为各族人民自归

中华,在对中华民族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产生了归

属意识.但由于各民族主要围㐁“中国”进行交往

互动,因缺少“Ђ族”参照而难以对自身的内涵、边

界形成自觉清晰的认知,所以这种意识仍处于自在

状态,即人们客观存在的一体观还未上升为自觉

的、外显的共同体意识,而是一种不断积淀、自在发

展的潜存意识.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华夷共祖意识

的产生

秦汉大一统的实现开启了各民族在中央集权

政治框架内持续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央王朝的统治

深化了少数民族对中国的认同.公元前221年,秦

“以兵灭六王,并中国”[12](卷27P.1253),建立起强大的

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通过郡县制、编户齐民制将

统治贯达基层,使各民族、各地区的百໿归属于国

家,是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开端.秦末汉初,匈奴统

一长城以外的广大区域,形成“南有大汉,北有强

胡”的局面,双方经历战争、贸易、和亲等多种形式

的交往交流交融.公元前53年,呼韩耶单于到长

安“赞谒称臣”、接受朝廷颁玺,并在后来朝觐时自

请为婿,留下了传颂千载的“昭君出塞”民族团㏿佳

话.白寿彝认为,少数民族首领视与汉族和亲为荣

耀是“向往中原、钦慕汉族文化的反映”,哪怕双方

发生战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少数民族对中原的

向往.[13](P.59)

与秦汉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相适应的是华夷共

祖思想的提出.司马迁以五帝世系为起点,在«史

记»中渗入民族大一统和华夷共祖思想.王文光等

人认为,司马迁对华夷共祖历史的书写是构建中华

民族共同体谱系的体现.[14]司马迁以黄帝及其直

系子孙的世系图谱为各民族构建起同根同源的联

系:北方匈奴为夏后氏子孙,“匈奴,其先祖夏后氏

之苗裔也,曰淳维”[12](卷110P.2509);越 王 勾 践 的 祖 先

是夏禹后裔,“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

少康之庶子也”[12](卷41P.1567);秦人和楚人皆为颛顼

后裔、皇 帝 子 孙,“秦 之 先,帝 颛 顼 之 苗 裔 孙 曰 女

脩”[12](卷5P.151),“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

者,黄帝之孙”[12](卷40P.1527);滇王为楚后裔,“秦灭诸

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12](卷116P.2606),推 知 其 亦 为

黄帝子孙.在民族关系与民族意识发展的辩证运

动中,朴素的华夷共祖意识产生并不断发展.

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是大一统

思想的历史实践,“到了汉末,保存中央集权国家成

为 每 个 有 野 心 的 政 治 家 的 自 然 的 和 公 认 的 目

标”[15](P.13),此后,实现、维护和传承大一统国家成

为历代统治者的共同目标和政治理想,也是评判王

朝合法性(正统或正朔)的重要标准,“正统”成为中

国这个共同体核心和代表的象征,并因其被赋予极

大的合法性、权威性意蕴而为各民族所不懈追求.

(二)夷夏之隔渐趋淡化与少数民族追求中国

正统

经过秦汉统一国家政权的整合及魏晋南北朝

的民族大融合,中国之民所涵盖的对象也从华夏民

族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汉族,逐渐៿展到中华大地上

的各民族,夷夏之隔渐趋淡化,各少数民族政权也

纷纷追求中国正统.

西晋“八王之乱”后,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并建立

政权,中原王朝受到强烈冲击被迫南迁.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自称“中国”,当Ђ们事

实上在中原建立政权且相对稳定后,其“中国”身份

也逐渐被认可.魏晋时期,氐族人大多已过着定居

的农耕生活,«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

称,氐人“各自有໿,໿如中国之໿矣多知中国

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16](卷2P.1712).376 年,苻坚

统一中国北方,积极改善民族关系,提倡“黎元应

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17](卷113P.2896),加

速了民族融合.北魏៿跋珪招引汉人并ༀ以重任,

学习中原政治制度,通过计口授田使牧民从事农耕

或定居放牧.៿跋宏全面推行封建化政策,用汉

语、着汉衣、改汉໿,并迁都洛阳.北魏政权还从族

属源流上论证鲜卑与汉族同属黄帝子孙,如«魏书»

记载,黄帝的儿子们“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其

中小儿子昌意“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

号”[18](卷1P.1).北魏不仅自称中国正统,而且指责

南朝“欲擅中华之称”[18](卷60P.1463).尽管北魏是为

了论证其正统性,却也反映出其认同并自归中华的

心理,而«魏书»得以位列正史,亦表明北魏的历史

地位得到后世承认,夷夏皆可为正统的观念逐渐为

37

第45页

各族人民所认同.

(三)各民族“逐鹿中原”与民族大融合

经过南北朝的整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色彩渐

浓,一统中存异也随之彰显,这也是“中华民族多元

一体关系的基本确立”过程.[19](P.82)隋唐中央王朝

积极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多元一体关系,在民族地区

设立府州,各族人民均为国家的编户.唐太宗对群

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20](卷198P.596)这一思想对消

除隔阂、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唐末到元朝重新实现大一统的300多年,是

中华民族实体搅动与混同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少

数民族政权强调自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积

极维护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如

«通典边防»记载,唐太宗降服突厥后,“诸蕃君长

诣阙稽颡,请太宗为天可汗是后以玺书赐西域

北荒 之 君 长,皆 称 皇 帝 天 可 汗”[21](卷200P.1085). 于

是,唐太宗成为当时各民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唐

蕃曾两次和亲、多次会盟,赤德祖赞向唐玄宗奏称: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

一家,天下百໿,普皆安乐.”[22](P.34)南诏国王阁罗

凤立«德化碑»表达归附唐王朝之愿望,称“我自古

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23].另一方面,少数民

族基于对“中国”的认同而纷纷逐鹿中原.如契丹

族建立的辽朝曾统一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女真族

统 治 者 认 为 “天 下 一 家,然 后 可 以 为 正

统”[24](卷129P.5528).辽、金少数民族政权在与五代两

宋相峙的300多年间成为中国正统王朝序列的一

环.其间,欧阳修在«正统论»中提出以“居正”“一

统”为原则的正统观,即“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

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25](P.116),认为晋、

隋“始虽 不 得 其 正,卒 能 合 天 下 于 一”,亦 可 为 正

统[25](P.118).少数民族政权逐鹿中原并被承认,正

是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凝聚的体现.

(四)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发展巩固与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滋长

元、清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使各民族的

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

发展巩固,这个过程“客观地促进着‘中国’从地缘

到民族、从政治到文化内涵的不断完备”[26](P.150),

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滋长.

元朝版图空前广大,打破各民族的此疆彼界,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完成大一统的先例.

17世纪中叶,清朝的统一发展巩固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和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清政府与俄国签

订«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等界约时,

均使用国名“中国”.① 雍正为消除狭隘夷夏观念,

特将审理曾静案的记录和批驳编订成«大义觉迷

录»并向全国发行,以阐明国家统一稳定、民族团㏿

和谐之“大义”.首先,雍正强调在各民族一家共处

时,再用夷夏之防观念“妄判中外”是“逆天悖理”之

举;其次,雍正批判以地域分夷夏的观点,认为“本

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其发源地是中国的

一部分,且本朝文化早已“中国化”,具备合法的中

国统治权;最后,雍正指出,清统一蒙古并将新疆、

西藏并入大清版图,确立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格局,

“乃中国臣民之大幸”.[27](PP.8~11)雍正驳斥狭隘夷

夏观论证清朝的正统性,发展了大一统观念,增强

了对各民族一家的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认识.

秦汉至元明清时期,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均

视本朝为中国正统,均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在各民

族共创中华的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生

成并不断滋长.

三、中华民族近代的对外抗争与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觉醒

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②的开端,

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随之

而来的瓜分狂潮让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中华民

族陷入了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然而,“没有哪一

次 巨 大 的 历 史 灾 难 不 是 以 历 史 的 进 步 为 补 偿

的”[28](P.665).在对外抗争中,各族人民逐渐形成自

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共同

体内涵和边界有了初步认知,在“我们”(中国人)与

“Ђ者”(外国人)的边界划分下奋起御敌,在对中华

民族共同体认知、归属的基础上产生维护共同体整

体性的维护意识.中华民族近代对外抗争的历程

是中华民族逐渐觉醒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作为潜存的自在意识逐渐外显走向自觉的过

程.这一时期,尽管社会先进分子对中华民族共同

38

参见 钱 恂 «中 俄 界 约 斠 注»,广 文 书 局,1963 年,第 14、31、

39页.

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划分仍然存在以

1919年为界或以 1949年为界的争鸣,本文采纳的是以 1840

年至1919年为近代史的观点,这也是为了保持中国共产党百

年奋斗史的整体性,并将百年党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勃兴历程相联系.

第46页

体意识进行了自觉培塑,但因缺乏先进思想的引领

以及真正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先进组织的领导,并

未实现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对外抗争的规模、

动力和效果均不理想,是局部范围的初步觉醒.

(一)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与中华民族共同

体整体性的彰显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各

族人民为了“保卫社稷和家园”共同投入到“维护中

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29](P.626)中.各民族爱国

将士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全力投入到抗击侵略的

斗争中.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满族副都统海龄、

土家族副将陈连升等纷纷领兵抗击侵略,最终英勇

殉国.在边疆地区,广西的壮、苗、瑶、京等民族,云

南的白、彝、纳西等民族,以及西藏各族人民均为抗

法抗英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片马事件、西林教案、

马嘉理事件等是边疆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①

在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的整 体 性 得 以 彰 显,中 华 民 族 共 同 体 意 识 初 步

觉醒.

(二)中华民族的分裂危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转型呼唤

清王朝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屡遭失败而被迫

割地赔款,严重削弱了其统治权威性,推翻清朝腐

朽统治的呼声日益强烈.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朝政府,㏿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时局混乱,中华民族面

临着被分裂的危险,迫切需要“建立民族之精神,统

一民族之思想”[30](P.288).而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

走向民族国家的实践亦呼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由传统王朝认同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转型.

(三)清末民初“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与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培塑

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兴起为近代中国从民族

视角建设国家共同体提供了历史契机,先进知识分

子发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31](P.297)的呼声,开

启“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32](P.107)的

奋斗历程.

继1901年开始使用“中国民族”② 一词后,梁

启超于次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

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上古时代,我中

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33](P.573)此后,在各

派系提出的重塑“中华民族”语境中,中华民族的内

涵不断变化.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国同盟会总

章»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31](P.284)的口号,

旨在推翻清王朝统治、恢复“中华”,却未提及其Ђ

民族.梁启超认为在多民族中国更应提倡“合汉,

合 满,合 蒙,合 回,合 苗,合 藏,组 成 一 大 民

族”[34](P.1070).辛 亥 革 命 后,革 命 派 开 始 倡 导 “合

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

诸族为一人”[35](P.2)的五族共和主张,但五族无法

涵盖疆域内所有民族,且过分突显单个民族的民族

意识.对此,进步党人吴贯因认为应摒弃“五族”称

呼,将国 内 四 万 万 同 胞 共 同 称 为 “中 国 民 族 ChiG

nesenation”③.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后也认为“应

该把 我 们 中 国 所 有 各 民 族 融 成 一 个 中 华 民

族”[36](P.394).辛亥革命前后,“中华民族”概念在各

派思想主张的博弈互动中诞生、传播且影响日臻,

“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共同称谓越来越被人们所

接受.关于中华民族概念的各种讨论正是对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培塑.

四、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共谋复兴的

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勃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召开,会 议 通 过 的 纲 领 将 党 定 名 为 “中 国 共 产

党”,同时规定“不分民族”④的入党资格,意味着她

是各民族共同的党组织.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

中国共产党团㏿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

切牺牲、一切创造,归㏿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37](P.3)党在带领各族人民共谋

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挥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

神,主动研判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承担历史使

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漫漫征途上终于有了主

心骨,迸发出巨大的自觉能动性.自成立以来,在

党带领各族人民矢志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过程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勃兴,其状态从自觉向自

为延伸和跃升,支撑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复兴进程,其内涵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共

同体整体性的认知意识、归属意识、维护意识和发

39

参见罗云开«中 国 少 数 民 族 革 命 史»,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2003年,第28~32、150~163页.

参见«梁启超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 453~

454页.

参见吴贯因«五族同化论(续前号)»,载«庸言»1913年第1卷,

第9期.

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

版社,1991年,第3页脚注.

第47页

展意识.

(一)中华民族站起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全面觉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

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奋斗历程中全面觉醒,人们对中

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及其边界有了清晰认知,对

各民族共同组成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历史命运共

同体有了深切体会.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共同的

身份和认同符号,各族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共同捍卫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

在建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达到中华民

族完全独立”[38](P.18)的奋斗目标,为了“打倒列强,

除军阀”而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九一八”事变

后,中国共产党毅然抛开阶级、党派之争,始终以最

大诚意、尽最大努力推进国共合作,建立、巩固和扩

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瓦窑堡会议到«八一宣

言»,从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到“七七事变”后发

表团㏿抗日通电,无不彰显着党的民族大义和历史

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从社会精英阶

层到人民大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全面觉

醒,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变成了具有高度认同

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共同体,“社会动员之广泛,

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

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39].解放战争时期,面

对国民党虚假和谈、全面内战、南北分治等反历史、

反人民行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一个中国”原

则,领导人民战争解放全中国,维护了中华民族共

同体的整体性.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这是党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治理实践中对马克思主

义的原创性贡献,也是中华民族团㏿进步史上的跨

越性成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真正

获得了现代国家载体和主权形式,新中国的政治组

织形式以及国名、国旗、国歌、国徽、国家版图等具

象化象征符号的创制和传播,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

族大团㏿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

济、巩固新生政权,必须团㏿一切可以团㏿的力量

建设国家.党和国家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

通过动员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国民经济快

速恢复,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

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巨大成就与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进步形成良性互动.其次,发动全国范

围的抗美援朝运动,强化各族人民命运与共的共同

体理念,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又从内外两条路径推

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觉醒.再次,通过

开展民族调查、民族识别对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

共同体一员的身份予以官方确认,并通过组织中央

民族访问团、少数民族参观团等活动,增进各族人

民对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归属意识、发展意识.最

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

根本性变革,这场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

伟大的社会变革消灭了几千年来人剥削人的制度,

各族人民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平等

团㏿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不断提升.

(二)中华民族富起来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持续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民族复兴进程的又一里程

碑.随后,党明确指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40](P.121),加快经济文化建设成为解决社会

主要矛盾的关键,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共谋发展

也就成为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支点.

改革开放初期,党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

“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41](P.651),在

全国开展民族工作拨乱反正,恢复并进一步完善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利,采取对口支援、经济协作、定额补助等方式加快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实现理性回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区域

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步拉大,与此同时,民

族地区“三股势力”猖獗、“台独”分裂活动升级等问

题纷纷出现,党和国家敏锐察觉并着手解决这些问

题.在理论上,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5年召

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明晰党的

民族理论、民族工作任务和决策部署;在实践上,实

施西部大开发、调节分配关系、聚焦“三农”问题等

均衡性发展战略弥合发展差距,颁布实施«反分裂

国家法»、打击“三股势力”遏制局部地区的分裂行

为和暴恐犯罪,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联㏿纽带.期间,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

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困

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持续性提升和历史性跨越,

各族人民在携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成

平等团㏿互助和谐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40

第48页

利益供给与情感认同的双重驱动下持续发展.

(三)中华民族强起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

新时代推动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

是各族人民共谋复兴的最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更面临严峻的风险

挑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被作为民族工作主线乃至中国国家

共同体建设的重大战略提出来,相关的学术成果、

政策文件纷纷涌现,大量专门研究平台纷纷建立.

在党和国家的推动下,“中华民族”的表述首次入

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等理念深入

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团㏿进步创建、

全民族抗疫、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中不断发展,体

现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的时代内涵.在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激荡下,“党心军心民心空前

凝聚振奋”[42](P.61),“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

国梦”的良好氛围在党政主导、全社会共同推进下

不断形成和巩固.在新征程上,我们党将沿着百年

奋斗开辟的正确道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为继续书写伟大中华民族的恢宏历史提供更

为坚定的意志决心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可以看到,正是党正

确把握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在

带领各族人民共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将横亘古

今、贯通九州、处于自在状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全面唤醒,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迷茫走向觉

醒、从分裂走向团㏿、从衰微走向强盛.在不同时

期,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探索、各族

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状态、中华民族共同体

发展状态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昭示着党在中华民

族共同体实体建设和意识铸牢上厥功至伟.

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历程,可见其

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和表现,反映出从自在、自觉到

自为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

民族的起源阶段,体现为各族人民追求夷夏统一,

滋生出对中国整体性的初步认知;生成于各民族共

创中华的阶段,体现为各族人民自归中华并追求大

一统,在对中国整体性认知基础上产生了归属意

识;初步觉醒于中华民族对外抗争的起始阶段,体

现为各族人民抵御外侮,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

性认知、归属的基础上激发出维护意识;勃兴于中

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体现为各族人民

共谋复兴,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的认知意

识、归属意识、维护意识、发展意识等层次丰富的基

本内涵.总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历

程体现出实体发展与意识进步的双向互动、交往交

流交融的深入与认同层次的递进深化、顺应历史趋

势与自觉构建辩证统一等规律.今天,我们站在新

的历史坐标上,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

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在

党的领导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

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

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

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

[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M].黄怀信,整理.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7.

[5]洪家义.金文选注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6]左传(下册)[M].郭丹,等,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7]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关履权.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的凝聚[A].增强中华

民族凝聚力首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香港:汉荣书

局,1991.

[9]罗安宪.唐代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2.

[1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

大学出版社,2018.

[1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20.

[13]白寿彝文集:民族宗教论集(上)[M].开封:河南大学

出版社,2008.

[14]王文光,江也川.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发展的谱系建构述论[J].思想战线,2020,(3).

[15]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公元

220年[M].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2.

[16]陈寿,裴松之.三国志译注[M].方北辰,译注.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21.

[17]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1

第49页

[18]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9]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M].昆明:云南

人民出版社,2014.

[20]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2018.

[2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2]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1.

[23]张永钦.«南诏德化碑»档案价值刍议[J].中央民族大

学学报,1998,(6).

[24]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20.

[25]欧阳永叔.欧阳修全集(上)[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社,1986.

[26]何博.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7]雍正.大义觉迷录[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1.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0]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文集(第1册)[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9.

[3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2]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文集(第2册)[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9.

[33]梁启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4]梁启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5]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6]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8]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Z].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9]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 利 75 周 年 座 谈 会 上 的 讲 话 [N].人 民 日 报,

2020-09-04.

[4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

决议决定(上)[Z].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41]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1921.7—2005.5)(第

二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4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

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 于默颖)

TheHistoricalDevelopmentandEvolutionLawof

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

TANGYing-yi, HEBo

(SchoolofMarxism,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Hainan571127,China;

SchoolofMarxism,NanningNorm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01,China;

SchoolofMarxism,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Abstract]Thenurturing,generating,awakening,andthriving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G

tionalcommunityhasalwaysbeenaccompaniedandunifiedinprocessoftheformationanddevelopment

oftheChinesenationalcommunity.The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wasnurturedin

theoriginoftheChinesenation,graduallyformedintheprocessofthepeopleofallethnicgroupscreaG

tingChina,initiallyawakenedinthemodernChinesenation'sforeignresistance,andprosperedinthe

centurylongstruggleoftheCPCleadingthepeopleofallethnicgroupstoseekcommonrejuvenation.In

theprocessofdevelopment,theunderstanding,belonging,maintenance,anddevelopmentoftheconG

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atalllevelshavecontinuouslyimproved,anditsstatehasalso

shiftedfrombeingfreetobeingconsciousandthentobeingselfactualization.Itsevolutionisaprocess

ofmutualinteractionbetweenphysicaldevelopmentandconsciousprogress,aspiralupwardmovement

thatcontinuestodeepenwiththedeepeningofcommunicationexchangesandblendingamongvarious

ethnicgroups.ItisthedialecticalunityresultofcomplyingwithhistoricaltrendsandconsciouslyconG

structing.

[Keywords]ConsciousnessofChineseNationalCommunity;ChineseNation;HistoricalDevelopG

ment;EvolutionLaw

42

第50页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ༀ托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蒙古实践研究”(编号:2023SKY002).

[收稿日期]2023-09-10

[作者简介]天莹,女,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2023年11月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Nov.2023

第44卷 第6期 INNER MONGOLIASOCIALSCIENCES Vol.44 №.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23.06.006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面临的问题及系统治理方略

天 莹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的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适合不同地区的多样化的生态治理模式逐步形

成,林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从重城市向城乡并重一体化转变,为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善

生态环境、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内蒙古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还面临生态系

统脆弱,林草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机制不畅、设备装备落后,投入不足,人水矛盾、农业用水

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部分地区人口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相适应等问题.只有通过实施一系列系统性、

综合性措施,才能把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

[关键词]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生态治理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23)06-0043-0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生态文明建设

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

记站在人类发展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站在对子

孙后代负责任的高度强调,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

屏障是内蒙古必须承担的重大政治责任,内蒙古的

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着全区各族群众的生存和

发展状况,而且关系着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

生态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

导下,内蒙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生态文明体

制机制不断完善,多样化治理模式逐步形成,生态

红利在林草产业发展中得以释放,治理方式向精细

化、智慧化方向转变,治理空间从局部向全域៿展,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转

变.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系统质量还不高,

生态功能还不够强,剩余的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难

度大,保护和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的任务依然艰

巨,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

严峻挑战,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不足的矛

盾突出.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

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

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

“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

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要抓

住生态建设的关键期、机遇期,胸怀“国之大者”,直

面问题挑战,久久为功,统筹攻坚战、歼灭战、阻击

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将祖国北

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43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简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